9月27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图为京哈高速锦州段。
简介
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项目于2022年8月8日开工建设,路线全长238公里。
其中,原路改扩建段起自新增的前所枢纽互通立交,止于盘锦市盘锦枢纽互通立交,按照十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5米,全长222公里。
新建九门口复线段起自葫芦岛市绥中县九门口隧道(冀辽界),止于京哈高速公路新增的前所枢纽互通立交,按照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全长16公里。
“黄金大动脉”提质提速
作为东北地区公路交通运输大动脉和进出关重要通道,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承担着东北地区进出关80%以上货运量。改扩建前,服役20余年的这条路上,原双向六车道的承载能力趋近极限。
为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全面提高国家综合运输骨架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22年8月,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京哈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京哈改扩建工程为全国首例长距离双向十车道改扩建工程,从立项、动工开始,就广受关注。
为保障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完成,项目启动之初,我省成立了沈山线改扩建工程项目交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小组由省领导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交投集团、沿线三市政府代表参加,入驻设在锦州郊区的联合指挥中心大厅,实施24小时在岗值班,集中办公。项目在全时段采用“边运营、边施工”模式,而“路警企”一体化协同联动指挥体系,更打破了“施工—运营—监管”壁垒,让长距离改扩建工程的统筹管理从“碎片化”转向“一盘棋”,保障“施工不停、通行不断”。
在京哈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取得了“十二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十车道高速公路专项设计标准,填补了我国多车道高速重载交通适应性设计的技术空白;“空天地网”一体化高精度数字底座,为改扩建勘测、施工、运维全周期智能化赋能;首创双向五车道非对称保通模式,动态平衡“改扩建施工”与“重载交通通行”的冲突;保通车辆救援快速处置体系,显著提升保通路段应急处置效率;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为长寿命道路“强筋健骨”……一项项先进模式、创新成果不仅是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更为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迈向“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提供了“辽宁经验”。
金秋时节,项目提前通车,蓝图终成现实。从此,我省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客货运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辽宁作为东北海陆门户的枢纽地位将更加强化。扩容后的京哈高速为关内外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将化身“强大磁场”吸引优秀的合作者前来。同时,辽宁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更为完备,东北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交通保障更强。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