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瑜
9月24日,“社科名家辽宁行”座谈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专家学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全面贯穿于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决策服务全过程。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情省情,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大课题,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推动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政策举措和发展实效。要注重从辽宁全面振兴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形成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社科品牌,提升社科成果服务决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专家学者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增强对文化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区域协调等重大现实问题的阐释宣传力度。要依托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加强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系统性保护和研究宣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注入精神动力。要深入挖掘红山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积极推动要素高效集聚与制度创新突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学者表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与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机制保障,不断夯实社科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宣传部门要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职责,引导社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科工作持续深化、多出精品、形成品牌。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学科布局,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科交叉融合,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要大力提升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展陈水平与社会教育功能,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要积极创新社科传播机制,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提升社科成果的传播效能和社会引导力。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钻研、贡献才智的良好生态。通过构建多方协同、长效推进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能力与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