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处金代遗址 小区少建了两栋楼

  胡国刚是小区中为数不多的见过遗址真容的居民,其所指的花园地下即是金元时期的“滨湖花园遗址”。

  滨湖花园遗址出土的柱础石。(全晓红提供)

  当年保护下来的魁星楼遗址。(全晓红提供)

  在遗址上保护性建设的魁星楼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其所在区域已发展为辽阳的黄金地段。

  本报记者 郭平

  核心提示

  辽阳市白塔区一住宅小区内有一处“滨湖花园遗址”。这处金元时期的古建筑遗址保存现状之好、保存面积之大为辽阳首例,弥足珍贵,让人们可以直接触摸到金代“五京”之一的东京辽阳府。如今,当地人除了认真履行文物保护职责外,还会同相关部门千方百计为激活古城历史文化而奔走,为辽阳历史留住宝贵的根脉。

  壹 以小区工地命名的金元时期古建筑遗址

  今年64岁的胡国刚在退休后没闲着,他是辽阳市白塔区文圣街道水塔社区的好帮手,邻居眼中的热心人。

  胡国刚有走步健身的习惯,每天要围着周围景点走上3万步,然后去社区做公益。

  胡国刚带着记者走出滨湖家园小区的南门,然后右转,走不到20米,有一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滨湖花园遗址”标志碑。他指着石碑说:“小区里的居民包括社区的同志,他们对这块碑的来历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这处金代遗址的具体位置了。”老人脸上现出得意的笑,“但是我知道!因为小区在建设的时候,我一直在工地旁看着呢,你说我能不清楚吗?周围谁也没有我清楚。”

  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就看到考古人员在那里一直清理土层。“地面上出现了很多有历史年代的东西,咱不能到跟前去,不能给施工单位添麻烦不是。”他说。

  站在滨湖家园小区的花园中,胡国刚向身边一挥手臂,说:“就在这儿,知道为啥建花园?大多数居民都以为这里只是小区的景观花园,其实花园的下面就是‘滨湖花园遗址’,这处遗址的命名就是用咱小区工地项目的名称。你看院子里的楼房,这里是不是整整少建筑了两栋楼?”记者发现,此处的楼房间距的确很大,如果在这个花园上建两栋楼是不成问题的。

  “滨湖花园遗址”发现于2008年,是迄今辽阳古城区发现的保存现状最好、保存面积最大的金元时期建筑遗址,当地人习惯称为金代建筑遗址。

  辽阳博物馆研究馆员全晓红长期从事辽阳地区的田野考古调查,对于“滨湖花园遗址”的发现印象很深。她说:“当时正是房地产开发迅猛时期,整座城市就像开锅了一样,到处都是建设工地,文物保护中心的人忙得不可开交。”2008年初,他们接到辽阳建发集团在建筑施工中发现文物遗迹的报告后,迅速与建设企业签订《考古、勘探协议书》。当年3月,他们在现场还发现了辽东镇城墙古遗址,于是按《文物法》要求,将情况上报省里。

  全晓红说:“当时我们只清理了600平方米遗址区,然后省文物考古队入场接手,经过52天的考古发掘,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遗址被揭示出来。”省文物考古专家组先后三次对发现的古建筑遗址、建筑构件进行现场鉴定,初步认定这里是辽金元时期的建筑遗址区,在辽阳考古史上可与1955年发掘的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相媲美。这次考古发现引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建设单位也积极配合,不仅调整了住宅小区的建设方案,还投入60余万元用以清理发掘遗址。

  在全晓红的记忆中,从“滨湖花园”遗址开始,辽阳市对老城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到2019年辽阳市正式通过了《辽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这一法规当时走在了辽宁的前列。

  辽阳的建城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那时起,燕国的辽东郡治襄平就载入史册,使辽阳拥有“东北历史第一城”的称号。2300年来,那些承载历史的遗址、遗迹绝大多数掩埋于地下,难以找寻,更不用说触摸了。这也是一提到“滨湖花园遗址”,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者都感到兴奋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一个辽阳历史遗迹保护的成功案例,这个遗址可以让后人直接触摸金代“五京”之一的东京辽阳府。

  贰 揭开金代东京辽阳城一角

  全晓红在辽阳明清古城墙根下长大,记忆中,冬季穿上薄底鞋顺着古城墙的夯土坡带着风声一路滑下,是童年时的一大乐事。如今,她已经在考古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

  辽阳古城在全晓红的头脑中一直有一幅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不同颜色的圈圈,那是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她对古城的地下遗存位置的基本判断。“我们保护遗址的工作还是晚了,遗存全在建筑物下面,验证我的这些推测基本没有可能。”她无奈地说。

  从这个角度看,就更容易理解滨湖花园遗址发现并且成功保护下来给文物保护工作者带来的喜悦。

  考古发掘表明,滨湖花园遗址的上层为明代辽东镇城墙,城墙之下是金元时期的建筑——包括6处古建筑遗址,一眼水井。古建筑遗址由南、北主体建筑和东、西配房组成,整体平面呈“回”字形。考古发现,这处建筑址分两期完成:一期建筑址全长约51.5米,有13间房;二期建筑是在一期建筑上进行增建,其中一间房址的灶坑内发现了未燃尽的煤。考古人员推测,这一建筑群毁于大火。

  对于这处辽金元时期的建筑址,当时人们初步认为其应当为金元时期官署或寺庙建筑。后来,研究者提出这里是金代大清安寺遗址。

  不过,从目前考古发现的规模看,这里仅为寺院的僧舍部分,其大殿位置应该在遗址区域以南。如果这一判断得到进一步验证,那么一直没有发现踪迹的金代辽阳城址的找寻也将获得重要考古线索。

  “提起这个大清安寺可了不得,这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处见证。”采访中,一位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当地居民说。

  记者查证《金史》,其中记载,金世宗完颜雍之母贞懿皇后生前曾在东京辽阳出家为尼,号“通慧圆明大师”,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年)五月,贞懿皇后去世。同年十月,完颜雍于辽阳清安寺发动政变即皇帝位,即金世宗。他改革朝政,使金朝进入中兴时期,尊儒学、与南宋议和。如今,这些史实已被演绎成传奇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由此可见,滨湖花园遗址一旦确认,不仅可以帮助后人揭开金代东京辽阳城的一角,还可以让人重新触摸辽阳城所经历的风云变幻。

  叁 以遗址为支点激活古城风云往事

  听说门店东边的小区里有金代遗址,辽阳蒙小牛冰激凌店的经营者张强先是一怔,继而说道:“如果开发出来就更好了。”看到对面平胡楼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他心情格外好。

  平胡楼是今年对外开放的景点,是在明代修建的辽阳城角楼遗址上复建的。2008年,考古工作者沿明清辽阳城墙基础向西勘探,发现了明代城墙基础保存了原貌,可以准确地判断这就是辽阳城的西北角。他们清理完成后,在遗址上面盖上30厘米至50厘米厚的沙子,根据遗址地势高低和实际情况,再使用自然土夯实。全晓红解释:“当时就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能复原利用,我们会很快地把遗址还原出来。”

  十多年后的今天,站在平胡楼前,全晓红很感慨,当时她不敢想象有一天真的能把遗址复现出来。

  在复建过程中,全晓红将《满洲实录》中散在各页中的由清代人绘制的辽阳城池图一帧帧地拼接起来,为复现平胡楼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辽阳平胡楼保护性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项目让曾经作为辽东长城防御体系军事指挥中心的辽阳古城变得可观、可感,成为我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支持重点工程,从正式开放之日起便成为辽阳古城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旅游观光的必到打卡地。

  仍以中砂回填保护的滨湖花园遗址将来会不会像平胡楼一样复建?全晓红没有下结论。她带着记者来到了辽阳古城的东南角。青砖城墙的转角之上建有翘角飞檐的楼阁,这里曾是明代辽阳城的东南角楼——筹边楼,清代对筹边楼进行了改造,建成了魁星楼。她说:“2019年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棚户区,现在这里的周边是辽阳城区住宅的黄金地段。我们现在应该庆幸,因为当年我们把辽阳古城东南角楼的遗址完整地保护了下来,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郭平摄)

  资料库

  辽阳滨湖花园遗址

  地址 辽阳市白塔区北顺城街

  年代 辽金元至明清

  文物 建筑构件、陶瓷残片、铜钱等

  价值 为辽阳迄今发现的占地规模最大的金元时期建筑遗址,对于研究金代辽阳城布局及相关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