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绘就丰收新图景

  本报见习记者 方子圆 胡潇文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铁岭市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李忠华却没有闲着,他指挥着合作社社员,将一车车腐熟好的农家肥抛撒进田。“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养好地才能让黑土地变‘肥’,来年才能有好收成!”话语间,李忠华对明年丰收充满了期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让我们基层搞农业的人心里特别亮堂,方向更明确了,干劲也更足了!”李忠华说。对他和社员而言,脚下的黑土地不仅是生计所系,更是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广阔舞台。

  近日,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学习了全会精神。在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利用劳作间隙,合作社的7名党员结合当下的生产实际,热烈地讨论着如何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提升产量、保护黑土地的具体行动。“全会精神说到我们心坎里了。我们农业人要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是会上所有党员的共识。

  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是集土地流转、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秉持“农民外出打工,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理念,现有成员52户,经营土地面积达2.5万余亩,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3.3万元。2022年,李忠华和社员积极探索科技兴农新路径,创建了5G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打造中科农业省级智慧种植应用基地。“近年来,合作社购买了208套先进农机,无人植保飞机就有12架。我们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能节约成本70余元,亩产玉米更是由1860斤提升到2060斤。”李忠华说。

  在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努力下,田间地头涌动新潮,农业增收动力由“汗水”向“智慧”转变。李忠华说:“过去整地,全凭老机手几十年的经验,一个新手没三五年的训练,根本干不了,现在凭借无人驾驶农机系统,新手也能干出‘老把式’一样的漂亮活。”

  对于合作社的未来,李忠华目标明确:“要打造真正的无人化、智能化农场。”他描摹未来的农业智能化运作场景:“鼠标一点,自动灌溉;数据一看,虫情尽掌,实现农田管理全流程自动化。”

  冬日的辽北,黑土地正休养生息,静待下一个春天的萌发,而科技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李忠华和无数新农人憧憬中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