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七日谈丨博物馆“打卡”当求常态化

  朱忠鹤

  最近这段时间,笔者经常往返于省内的一些博物馆,博物馆内随处可见年轻的观众,这些年轻观众群体中,除了一些学校倡导与组织的,以及专业的暑假游学团体外,更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或者同学间的相约而来。因为学生观众数量众多,所以一些媒体在总结这一现象时,将博物馆称为“暑假打卡地”或“网红打卡地”。

  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笔者曾与一位即将退休的博物馆人闲聊,他坦言,几十年前博物馆内观众寥寥,除了那些专研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与专家外,几乎不见其他的观众。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观众数量快速增加,其中青少年观众数量增加比例尤其明显,特别是到了寒暑假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看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与这位博物馆人直观印象相对应的,是笔者观察到的今年暑假省内一家博物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报名盛况。因为场地有限,这个为期近一周的公益活动只能参与50人,结果报名启事刚一刊出就应者云集,短时间内报名者就超过了300人,无奈之下,主办方只能通过测试的方式遴选。

  不论是这位长者口中“观众数量增加”,还是青少年公益活动报名者的积极响应,其实都是近年来博物馆成为“暑假打卡地”的佐证。在已经成为“暑假打卡地”后,如何让博物馆成为“文化热门地”,让走进来的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光顾博物馆,是值得文博机构思考的一件事。

  其实,在去年国家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这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已经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比如,意见中明确,“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再比如,“深化博物馆与社区合作,推动博物馆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服务十五分钟城市生活圈”,等等。

  对于这份意见,包括我省在内的一些博物馆已经开始先行先试。不久前,为了方便观众,沈阳故宫博物院打破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周一闭馆的惯例,打开故宫东大门,让观众领略整座古建筑群内的地标性建筑。浙江自然博物院开创性地推出了“24小时博物馆”,观众可以随时进馆参观。

  这些博物馆的不同举措其实都是在用不同方式将博物馆打造成“文化热门地”。当然,“文化热门地”的打造绝非仅仅这几个招法,让观众由“看文物”到“看文化”,由“看文化”到全方位体验文化,都是将博物馆推向“文化热门地”的实现路径。

  “暑假打卡地”意味着是一次性完成,而“文化热门地”则意味着变成观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文博机构管理者而言,博物馆从“打卡地”到“热门地”的转变,绝非概念的变换那么简单,而是对博物馆这个文化业态的再认识与再理解,换句话说,是在新形势下,站在另外一个视角来重新定位、运营与管理博物馆。

校对:闫尚
责编: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