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级美颜 滤掉的是真实

  一部有着很大野心的新剧《玫瑰之战》不出意料地垮了。早在去年看到国内有人买下这部典型美式律政剧的版权后,就很不看好它的前景。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本以为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改编的水土不服,这些问题当然也都出现了,但都没有另外一个败笔来得严重——美颜滤镜的过度使用。

  两个主要女演员的脸被滤镜滤到只剩一片惨白,没有瑕疵,没有皱纹,甚至没有光影变化,特别是对比旁边其他演员自然生动的面孔,更显得假到离谱。很心疼两位演员,都是被称为“岁月不败美人”的好演员,如果以自然状态出演或许更能给角色加分。

  很不能理解,能够花巨资购买国外版权、找这么多明星来参演的一个作品,主创人员对表演的理解会这么肤浅。这可不是虚幻的仙侠剧,演员只要美就足够了。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演员要演出活生生的人,必须要有一张会呼吸、会疲倦、会笑到满脸褶子、会哭到涕泗横流的脸。记得有人形容演员王志文前一阵子的一部剧,“连皱纹都在演戏”,这才是真正的表演。我甚至怀疑,塑造出这两张塑料脸的后期制作团队,不会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卧底吧?

  网友口中这“十级滤镜”的出现源于影视行业的病态审美。这“病态”的表现之一,是演员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所以演员对于自身形象的关注超过了对角色的深刻体察,于是,我们会看到那些该笑时怕脸上出褶不敢笑的假脸,会看到那些被枪击中还要摆个帅气又诡异的姿势才能倒下的濒死者。当演员大于角色,这就不再是艺术创作,而是真人秀。表现之二,是对“冻龄”这件事的执念,都在讨论要女演员摆脱中年危机,可谁也不敢让中年女演员呈现出自己真实的状态。所以,原作中做了15年家庭主妇又重回职场的女主角,在《玫瑰之战》中,年龄被减了5岁。似乎只有是年轻的,她才是美的,才是可以光彩照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

  或许,这是一种迎合,创作者以为只有这样做观众才会喜欢。但他们实在是太小瞧这届观众了。对于这些被如此用心逐帧修过的假脸,观众完全不买账,还一片群嘲,可见大家已经多么讨厌这种病态的审美了。

  最近在看杜诗。学者叶嘉莹评价杜甫的诗有一个最大特点叫做“不避丑拙”甚至“以丑拙为美”。她说,“很多人都以美为美,认为风花雪月才美,可是大家都去写风花雪月,连一点真诚的感动都没有,那就不美了。杜诗之不避丑拙源于杜甫博大的关怀,他不但能面对现实,而且能把这种现实传达得非常真诚恰当,由此产生一种感发的力量。美当然可以有不同类型,有白云在天的美,有大山在地的美,但是最主要的一定是真。真是一切美的基础,只要是真的,就可以不避丑拙。如果外表造作得很美,本质上却没有一个充实的生活,就算再美丽,也是一个假的玩偶。”

  杜甫“老大意转拙”,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到“老去诗篇浑漫与”,就是一个将真愈发放在第一位的过程。放大到所有品类的文艺作品同样如此,所谓“返璞归真”,万物一理,艺术创作追求的是真善美,失去了真,善和美都无处安放。

校对:杨 旭
责编:窦志坚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