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国宝密码⑧ | 在辽瓷中还原契丹民族的游牧生活

  辽代瓷器,承于唐,交于宋,其风格渗透了契丹族人民对草原和土地的热爱。

  辽(公元907年—1125年)由契丹族所建立,今天辽宁的全境都曾是它的领地。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民族,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就是宋辽之间妥协的结果。

  大宋送来的“岁币”带来了两国的相安无事,但同时也牵绊了辽的脚步,迷住了宋的双眼。百余年后,一场金辽大战之后,契丹彻底消失在茫茫的草原深处,而宋也只能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好在辽瓷还在,鸡冠壶上的那抹绿色还在,契丹人的粗犷豪放、骑风猎韵民族风就在辽瓷之上流传。

  为何总有绿色沁辽瓷

  鸡冠壶,是辽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形似鸡冠,因此得名。但追究起来却与鸡冠无关,鸡冠壶的造型是模仿契丹人经常使用的皮囊壶烧制而成的,保留了契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它造型从敦厚浑圆到苗条清瘦,体现了它与中原文明交汇融合的特点。

  鸡冠壶釉色出挑大胆,同样具有强烈的游牧民族风格。辽瓷单色釉的器物中釉色或是白中泛青、白中泛黄,或是草原一般碧绿,或是漆黑如墨,素装淡雅而又不失朴拙大气,极具特色。辽瓷中绿色的器物非常突出,这与契丹人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性相关,只一个绿色在辽瓷上就有非常多的展示,釉色的深浅不一,在色调上表现得丰富多彩,有的绿得深沉,有的绿得纯正,有的绿得晶莹。

  在契丹人的眼中,精心烧制的器物上呈现的盎然绿色,是生养他们的千里草原。

  鸡冠壶上的皮条纹是独属于契丹民族特色的纹饰。辽瓷鸡冠壶的纹饰源于契丹族生活的环境,多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目前仅见于鸡冠壶的纹饰有皮条纹、皮褶纹、皮扣纹、针脚纹、穿带鼻、皮绳纹及丝结纹等。这些纹饰装饰于鸡冠壶上,有着强烈的契丹民族风格,是契丹人对放牧游猎生活的回忆与珍视,千年之后仍然可以体会这种温情。

  都是鸡冠壶,有啥不一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鸡冠壶成为辽代瓷器的代表,那么处于辽代不同时期的鸡冠壶有什么区别呢?

  一看孔和梁。有的鸡冠壶上部有穿孔,分为单孔或双孔,有的鸡冠壶上部是一个提梁,通过这些差别可以区分鸡冠壶所处的时期。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张桂莲说,穿孔式的鸡冠壶出现在辽代早期,单孔出现时间早于双孔,这与当时契丹族生活习惯的演变息息相关。穿孔式鸡冠壶通过绳索穿孔而过,方便固定在马背上,壶身则多为扁圆状,壶身的曲线与马躯体的线条弧度十分吻合,更适合契丹人的马上生活。到了辽代中晚期,契丹人“逐草而居,居无常所”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为满足定居生活需求,提梁式鸡冠壶应运而生,更适合人们用手执握,适合居室使用。辽代早期的提梁式鸡冠壶,壶身上有管口或横曲提梁,到了中期横梁的弧度变大,而至晚期壶的横梁上则留有指捏的痕迹。

  二看器型。鸡冠壶的身形从最初的敦厚浑圆到中后期的苗条清瘦,体现了与中原文明交汇融合的特点。辽代早期的鸡冠壶一般采用小直线、弧线、曲线等线素,造型丰满圆润,壶体上部偏扁,下部丰圆。中期的鸡冠壶则运用的是短直线、折线和弧线等线素,整个壶身近似长方形,这个时期的辽瓷技艺醇熟,造型挺拔劲健,有阳刚之美。

  辽瓷如何映射契丹人的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如何通过辽代瓷器这个独特的艺术品去窥视1000多年前契丹民族的生活特点呢?

  鸡冠壶、凤首瓶、鸡腿瓶……这些带着浓郁生活气息而被命名的辽代瓷器,诠释了契丹族把“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辽三彩的装饰纹样,我们发现牡丹纹样最为常见,足以见得契丹人多么喜爱牡丹,并且当时辽宁境内已经种植牡丹。有诗云“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如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在辽三彩的器物上,牡丹花纹布局严谨,纹路清晰,跃然于器物之上,表达着契丹人对牡丹花的喜爱,而在其他辽代文物以及壁画里,牡丹纹也十分常见。

  在鸡冠壶顶部堆塑一只或两只猴子也是契丹人游牧生活场景的一种体现。法库秋皮沟辽墓出土的一件鸡冠壶,其上部有两个方形耳,两耳之间呈马鞍形,在耳边分别堆塑一只小猴,猴子两前肢扶耳作骑跨状,十分生动。这是因为猴子骑马的形象在北方草原非常流行,尤其是汉唐以来,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猴子因为“猴避马瘟”“马上封侯”的意象,而受到契丹人的青睐。

  鸡腿瓶长得又高又壮,它是辽代一种储藏饮品的器物,器身加有旋纹圈。从它的形制来看,方便契丹人骑马时插入马背上的褡子里。而不同时期,鸡腿瓶的形状也发生了细微变化。辽代早期鸡腿瓶形状似鸡腿状,胎体轻薄,腹部上下直径相差不大;辽代中期鸡腿瓶胎体厚重,肩部出现刻画铭文,器身变长,比例越发不协调,缺乏稳重感;辽代晚期鸡腿瓶多施黄、褐釉,出现了器身刻铭现象。

  器以载物,器以载道。

  辽瓷之美在色彩、在形制,在牧情古朴,在和而不同。

  图鉴:

  鸡冠壶,是辽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形似鸡冠,因此得名。

  绿釉贴盘龙菊流云纹双孔鸡冠壶:

  造型特点突出,体现着浓郁的契丹民族风格。

  型制:瓶身酷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烧制而成。辽代鸡冠壶身形分为矮身、扁身和圆身。

  颜色:辽代鸡冠壶绿色系颇具特色,分为油绿、嫩绿、黄绿等绿色。与其在辽阔草原的生活经历有关,不同的绿色代表着一年四季草的颜色变化。

  陶瓷纹饰:契丹族喜爱的牡丹花、芍药花、菊花在陶瓷纹饰上频繁出现。

  孔型:这是双孔式鸡冠壶,可在空隙间穿绳携带。此外还有单孔,提梁和捏梁式。辽代中期的鸡冠壶以捏梁式为主,提梁呈锁型或编花图案,晚期以捏梁式为主,上有皮条、皮扣、绳环等饰物。

  鸡冠壶后部塑有一小猴,寓意“马上封侯”。

  文物档案:

  辽白瓷提梁鸡冠壶:

  白色釉,器体矮扁敦厚,造型很像骑马用的马镫,该壶呈早期样式,用于执握的提梁呈半弧形。辽代提梁式鸡冠壶系列中的最早样式源于唐代中原地区,主要特征是管状口,器腹两侧贴塑的弧形条状纹饰是由皮囊器的皮条痕迹演化而来。

  黄釉捏梁鸡冠壶:

  橘黄色釉,釉面光洁温润,采用蘸釉技法,釉仅至壶身下半部,壶底无釉。鸡冠状环梁上有手工捏压花纹,长弧腹。

  白瓷铁彩鸡形倒流壶:

  通体施白釉,白中闪黄,釉层透明光亮,周身有细小开片,鸡身装饰点状和条状铁锈斑。昂首伸颈、双目圆睁,张嘴作啼鸣之状。首尾有一环梁相接。

  三彩釉鸳鸯形水壶:

  这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仿生物器型,壶身施传统黄绿白三色彩釉,壶体为浮水鸳鸯形制,鸳鸯背负敞口莲花形壶口,莲花叶枝连成弧形把柄;鸳鸯昂首鼓目,嘴部中空,羽翼层叠密布、纹理清晰。

  文物小课堂:瓷器

  瓷器脱胎于陶器,是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的。它的发明,源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人们通过和泥、造型、焙烧,制成坚硬的器皿,用于吃饭、喝水、储存食物等日常用途。

  烧造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发生反应:一是瓷土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 ,三是釉的发明。

  其实,至晚到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这三个先决条件,然而直至四五百年之后的东汉后期,才成功地烧造出了今天意义上的瓷器。

  专家支持: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 张桂莲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