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复州皮影工作室展出的复州皮影精品。 (受访者供图)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宋国超在表演皮影。本报记者 郭 平 摄 制图 隋文锋
本报记者 郭 平
项目名称
复州皮影戏
概况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提要
复州皮影戏是瓦房店市一张文化名片,在当地可谓妇孺皆知,被专业人士称为“全国人都能看得懂的皮影戏”。复州城的历史可追溯至辽代,复州皮影戏在高楼大厦间讲述久远的往事,也留下了这方濒海沃土独特的地域文化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在复州、盖州皮影戏等为代表的辽南影戏基础上,发展起新型地方戏曲剧种——辽剧。
跨海而来 东北口音全国人都听得懂
在瓦房店市主城区,人们无法看到大海,但这里是我省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县域。
采访那天,宋国超戴着一顶鸭舌帽,脸膛黝黑,手指粗糙,一如辽东半岛南部那些饱受风吹雨淋日晒、常年在田间劳作的普通农民。如今,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复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闲暇时,他仍然在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得利寺村花红沟屯打理着农田和果园。
他称复州皮影戏演出为“耍皮影”,从12岁起他就跟着父亲于农闲时在十里八乡间耍皮影。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那个饥荒年代里,耍皮影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复州皮影戏属于民间娱乐活动,历史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寥寥无几。有学者从南宋史学家徐梦莘编著的《三朝北盟会编》中找到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的记载:“金人来索御前祗候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瑟吹笙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研究表明,影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代典籍中对其多有细致描述。上述这段文字给人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在北宋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掳之后,“弄影戏”的艺人曾被金军带到辽东地区。
然而,此后关于东北地区影戏活动的线索便中断了,各种史料中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记载,直到500多年后的明代。
1959年,复县(瓦房店市的前身)发掘出土了明代约3尺高的大影人,这件文物表明,那时的瓦房店地区已经有了皮影戏。
已故的原吉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肯在《东北俗文化史》考证:“辽宁的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20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由于影班演员少,演出也容易,后来皮影戏就由军营传到了民间,不久也传到女真族中去了。”
因为缺乏确切的资料,王肯的这一说法也只是推测。
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复州皮影戏渊源的民间传说与史料得以相互印证,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山东登州的皮影艺人“闯关东”到辽南来;其二,清朝嘉庆年间,一些皮影艺人因为加入“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皮影戏被禁演,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来到东北,进入辽南。
这两种传说都表述一个事实,就是复州皮影戏的兴起离不开清朝时不断进入复州的垦荒者。当然,无论是渡海来到辽南还是绕海而来的远方移民,到了复州后,出于沟通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地讲出一口明白易懂的东北话,复州皮影戏也是在这样的语言文化熔炉中迅速发展起来。
瓦房店市文化馆馆长葛莉莉从事文化工作20多年,她多次带领复州皮影戏表演院团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巡演活动。她说:“中国皮影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众多分支。同台献艺时,对于其他地方的皮影戏演出,台下观众总有吐槽听不懂,只有我们复州皮影戏演出时,会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因为东北话全国人民都能听懂!”
影分南北 惟复州俊俏双眼皮
宋国超居住的瓦房店市得利寺镇曾经以出产苹果闻名,如今,这里最出名的特产是樱桃。
苹果之乡转型樱桃之乡,一如复州皮影戏的转型和变身,不能不让人感叹瓦房店这片土地对新潮信息的接纳和应变能力,或许这是海洋文化的力量。
当然,更让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
闲聊中,人们的话题从皮影戏的传承关系上转到了编修家谱上。宋国超说:“我的老家在山东登州,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七代了。”
不仅如此,包括葛莉莉在内,一起座谈的几位同志都有先祖或渡海,或挑担子来瓦房店扎根的经历。102岁高龄、不久前去世的瓦房店市原文化馆馆长牛正江编著的《复州史话集》中,记录了这样的往事:“复县当地人,对逃难的难民都有一颗同情心。”
与这段记述相应的恰是复州皮影戏在人们记忆中的第一个兴盛期——带着中原技艺的人们源源不断地来到辽南。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丑恶势力的痛恨更强烈,并通过鼓乐声和舞动的皮影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宋国超所传承的复州皮影戏非遗项目,除表演之外,还有影人的制作技艺。
复州皮影戏采用驴皮制作影人。驴皮买回来后先放在缸里用化学方法浸泡,把毛沤掉,然后再沤一天一宿,这个过程被称为“熟皮子”。驴皮熟好后,需要将其绷在木架做的撑子上,用刀将毛根和脂肪刮干净,再经风干、浸油,成半透明状,然后才能用于刻影。
宋国超刻影有一手绝活儿,叫作“推刀转皮”法,就是刀扎在皮上后不动,皮走刀不走,刀刻一步到位。
关于复州皮影戏的影人造型,按照剧中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具体影人由头茬和截子两部分组成。头茬是指影人的头部,截子是指影人的身子。
复州皮影戏的影人造型也秉持了宋代皮影“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的传统,又具有其本身的特色。
其中,影人的面部造型表现非常突出:小生形象弯眉秀目,通天鼻梁,温柔可爱。净(花脸)的形象浓眉大眼,络腮胡须,刚毅暴烈。丑角的形象则是龇牙咧嘴,刁钻奸猾,与全国其他各地的皮影造型有着极大的区别。
识别复州皮影的人物特征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人物眼部多用“双眼皮”。皮影的影人基本上是平面的,只有侧面面孔,所以又称“五分脸”。查看早些年的复州皮影影人,其主要人物的眼部线条简单明了,俗话说就是单眼皮。那么,怎么才能让影人的面部更加漂亮呢?上世纪80年代,宋国超在增强皮影面部表现力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探索。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双眼皮好看,尤其是女孩子,所以我就想着为小旦、小生雕刻出双眼皮来。”宋国超解释说,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双眼皮线条必须平滑,太粗了难看,太细了又看不清楚,线条如果雕得不匀称,看上去也不美观。经过长时间摸索,他终于掌握了皮影头茬眼部双眼皮的雕刻技巧。“双眼皮”也成了复州皮影的最大特征。
宋国超曾经参加过全国皮影戏的巡回演出。在演出现场,全国各地皮影表演、雕刻的行家里手看到复州皮影崭新的“双眼皮”造型后,赞不绝口。为皮影人物雕刻双眼皮的做法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目前已有不少同行向宋国超请教,他们也正在将影人“双眼皮”雕刻方法应用到本地的皮影制作和表演当中。
2019年,宋国超珍藏多年的头茬、影身等近500件辽南皮影入藏大连博物馆,定期展出。这些曾经活跃在舞台上的皮影雕刻精品不仅是辽南皮影雕刻艺术的宝贵文化遗产,也见证了复州皮影戏的发展。
老戏转身 催生新地方剧种
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办公区的一楼设有一座小型舞台,围绕舞台三面墙壁排列着玻璃橱柜展示了19项大连市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实物和图片。其中包括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复州双管乐3个国家级项目,复州鼓乐、复州高跷秧歌、东岗剪纸3个省级项目,还有辽剧、辽南二人转、复州秧歌小车会、复州老菜烹饪技艺等13个大连市级项目。复州皮影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子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厅西侧的玻璃橱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颜色灰暗、带有明显岁月痕迹的小册子,葛莉莉介绍:“这些都是手抄本的复州皮影戏剧本。”
如同海水的潮涨潮落,复州皮影戏自从在瓦房店扎根后,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上世纪20年代前是复州皮影戏兴盛期,当时的夏秋季节夜间,人们坐在街头树下乘凉,经常能听到周围几个屯子唱皮影戏的锣鼓声。
新中国成立后,瓦房店地区皮影戏的活跃程度有增无减。当时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县有皮影班43个,每个班都坚持演出。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关有仁、唐保善等20多位,演出大量历史和现代剧目,保留至今的手抄影卷就多达200余部。
宋国超的祖父宋德新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皮影戏的演出生涯。当年,宋德新本是为戏班做饭,年深日久也爱上了耍皮影。宋国超说:“那时演皮影辛苦,挣钱也不多,很多班主转行干来钱快的鼓乐班。”他的祖父见机跟皮影戏班主商量,用家里的粮食换下皮影戏班的主要道具“影箱”。就这样,他拉起了皮影戏班,这便是复州皮影戏中响当当的“义和班”的由来。
皮影戏班一般由6至7人组成,在影箱后不足8平方米的舞台上,前排左侧第一人为“拿影”,负责整台演出。中间为“贴影”,负责耍皮影。右边为司鼓,负责锣、钹、鼓的演奏。后排3人是乐队,有琴师和两名“站后楼”,站后楼主要负责演唱。出场人数少,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演唱,舞台架设灵活,这是复州皮影戏能够在瓦房店地区城乡间几度兴盛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复州皮影戏经历过一段美好时光。宋国超印象很深,那时候,镇里经常用大喇叭广播在得利寺小学操场上演出皮影戏的通知。“来看戏的男女老少乡亲得有上万人吧。”宋国超沉浸在回忆中。
时代在发展,复州皮影戏也一直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演出的剧目有时代感,比如创作适合青少年的剧目《卖火柴的小女孩》《三只小羊》等。演出道具也不断更新,耍影人用的竹竿改为铁管,后又改为白钢管。影窗由白布改为防雨绸。舞台采光用的油壶灯改为日光灯,现在又换成了LED灯。制作的影人也由当初的9寸增大到2尺,大大提高了演出效果。
不过,复州皮影戏还是受到现代娱乐活动的冲击。宋国超的皮影戏班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分布在几个村,好在演出活动不那么频繁,不然召集起来不容易。宋国超感叹:“想耍皮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当然,作为瓦房店地区曾经风靡乡野、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活动,复州皮影戏已经给这里的文化艺术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记。在复州皮影戏等为代表的辽南影戏基础上,我省发展起来一个新型地方戏曲剧种,2002年正式定名为辽剧,这是辽宁唯一代表性地方剧种,如今正以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跻身中国戏剧舞台。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