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创意秀绝技 辽西木偶出海“圈洋粉”

  锦州木偶剧团自制的软体木偶——飞天。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西木偶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鸣鹤演示木偶表演技法。 制图 隋文锋

  本报记者  郭 平  文并摄

  项目名称

  辽西木偶戏

  概况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提要

  锦州南临渤海、西靠大山,控扼辽西走廊东端,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木偶戏颇为传奇地在此地扎根、生长并且顽强地绽放花朵,它就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西木偶戏。独特地域环境中多样文化的融合是其成长的土壤。如今,创新发展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他们为孩子们演出,登时代舞台竞技,成为我省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枝珍贵花朵。

  北方木偶界“黑马” 出演海外30多个国家

  锦州木偶剧团的演职员们最近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的,在演出间隙,他们抓紧时间排练新编木偶剧《森林Party》,这部剧针对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校园霸凌现象,通过森林里小动物间发生的故事,帮助孩子们掌握防范校园霸凌的方法。

  因为他们太忙,记者的采访呈碎片化。第一次是在沈阳老北市,当时正值“五一”假期,游客人来人往。锦州木偶剧团副团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西木偶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鸣鹤在舞台上表演辽西木偶戏的绝活“彩绸舞”。演出结束后,高鸣鹤和辽西木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锦州木偶剧团团长王娜接受了短暂的采访。王娜告诉记者:“这样的非遗推介活动非常好,所以时间再紧也应该参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将辽西木偶戏推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再见到王娜是在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排练厅,因为当天上午这里全楼停电检修,剧团给演职员放假半天,王娜有了闲暇时间。

  古代,木偶戏通常被称为“傀儡戏”,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载于典籍的木偶表演见于唐代善韵律的官员段安节编修的《乐府杂录》。到了宋代,木偶戏得到迅速发展,并见诸史料和诗文当中。明清以后,木偶戏出现于画作当中,民间木偶戏也迅猛发展,遍布全国各地,呈“遍地开花”之势。

  从木偶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古代的木偶戏表演多是适应当时社会形势,或用于军事目的,或出于文化娱乐,或祈求平安幸福,进而满足官宦和大众的需求。

  信息化时代下,面对多媒体带来的极大便利,传统木偶戏观众会在哪里?

  锦州木偶剧团的紧张忙碌状态告诉人们,他们早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似乎是注意到了记者的关注点,王娜笑着说:“孩子们与木偶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有孩子,社会就需要木偶戏。”

  高鸣鹤是王娜的女儿。她从小跟着妈妈在锦州木偶剧团长大,特别喜爱木偶表演,她参加了2008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表演长绸舞《秋月》,高鸣鹤舞动10米长绸翩翩起舞,在5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场内响起了4次掌声。王娜说:“那一次,同行们都说北方木偶杀出一匹‘黑马’。”后来,这个节目到上海戏剧学院进行表演交流,高鸣鹤也因此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专业进行深造。

  不仅如此,锦州木偶剧团还把辽西木偶戏的舞台搬到了国外,他们先后到白俄罗斯、塞内加尔、卢旺达等30多个国家演出,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孩子喜爱木偶这个问题,高鸣鹤从儿童心理学和表演艺术等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她做了个简单的场景假设,一个孩子和一家三口人玩,这个孩子会选择哪个人作自己的玩伴?这个问题毫无悬念,孩子会选择三口人中的孩子。与之相应,木偶形象在孩子眼中是最容易接受的伙伴或者倾诉对象。

  那么可不可以用儿童表演代替木偶?这又受到儿童演员接受剧情的能力及表演能力的制约。事实上,以儿童接受知识的能力和表演水平来估量,他们将所要表现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高鸣鹤说:“表演能够打动观众,细节的表现最为关键,用成年人都难以驾驭的表演能力来要求儿童演员既不客观,也不公平。”所以,由成年人经过反复排演通过木偶形式表现出来的故事,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王娜说:“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每当要教育孩子一件事,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会买回一件木偶,给孩子们讲这件木偶的相关故事,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者立即想起木偶形象“匹诺曹”。王娜笑笑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中国木偶“半盘架” 辽西文工团走出多位大咖

  研究发现,泉州木偶和辽西木偶同根同源,分别是中国木偶戏南北分支发展演变的重要代表。木偶戏从泉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对东南亚以及欧洲的木偶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辽西木偶戏作为中国木偶戏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光荣的传承史。

  1949年4月,专业演出团队辽西文工团成立。听说锦州有个木偶戏班在为群众演出,辽西文工团将其整编制收入到团中,成立了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最初的成员中,有1899年前后出生在锦州地区的蔡大田(蔡万荣),他是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的创始人,是当地有名的雕刻家。

  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成立不久,辽西木偶戏另一位重要传承人关剑青遇到了困难,他带领的民间戏班“大华”木偶剧社因票房不景气,戏班面临解散困境。辽西文工团闻讯,将关剑青连人带戏、木偶、道具一起接回锦州。

  兵强马壮的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积极行动起来,编排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木偶剧。

  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的演出特点之一是木偶雕刻精良,木偶剧《嫦娥奔月》的角色由蔡大田雕刻,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一绝;他雕刻的《苏三起解》《葛麻》《望娘滩》中的人物,得到了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仃的高度赞扬。

  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演出剧目受群众欢迎,成为备受当地群众欢迎的艺术团队。蔡大田与美术家张光宇合作的《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接地气、谐趣逗乐,受到群众的喜爱。他们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排演的《战魔发抖》,配合爱国卫生运动排演的《粉碎细菌战》《鼠疫》等剧目,以及为辽西儿童排演的《丁丁旅行记》《三只小兔》《小白杨树》《蛇与农民》《懒猫》等多部剧目,编排精良、演出精彩。

  1955年5月5日,由原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和中央戏剧学院组合并成立了第一个国家专业木偶表演团体,这就是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当时被调进京的人员包括蔡大田、关维吉、索万金等23人,相当于新中国木偶的“半盘架” 。

  王娜说:“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的成员大都生在锦州,进京之后也一直关心着家乡木偶剧的发展。”她是自小看着木偶戏长大的。1975年,听说锦州市太和区招生组建木偶剧团,王娜立即报名,成为木偶剧团的一名演员。

  她跟着关剑青学表演,跟着木偶艺术家索万金学制作,如鱼得水。1981年锦州市太和区木偶剧团闯出了名堂,升格为锦州木偶剧团,这期间,他们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大型神话剧《通天河》《济公》《聪明少年徐文长》《红军鞋》《白毛女》《鸭子和狼》《阿凡提》《孤独的小猪》《青蛙与狮子》《看瓜》《弹吉他的小肥猪》等。

  1988年,锦州木偶剧团因编制原因被解散,人员被安排到其他岗位。待岗期间,王娜带着原剧团演员研究自谋生路,他们将木偶从库房中取出,四五个人一组,骑着自行车去找舞台。

  王娜说:“木偶戏的演出形式非常灵活,可繁可简。繁杂起来需要舞美、音乐、灯光等协作配合;简单起来只需木偶、演员、幕布即可。”

  根据经验,演员们将目标定在中小学校上。“那时候年轻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几个人背着包,蹬着自行车就出去表演了。”王娜陷入回忆中。

  事实上,找舞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她说:“久而久之,我们摸出规律,到一个地方就奔升国旗的地方,那里有学校,孩子们需要木偶戏!”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娜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将舞台搬出了辽宁,在广东中山市,他们连续演出了近两年时间,还在江苏南通连续演出近半年时间。重新扛起锦州木偶剧团大旗后,王娜和伙伴们的演艺之路越闯路越宽,把木偶戏演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全球首创  “手枪把式”木偶锦州造

  长期外出演出,演员们开阔了眼界,也吸收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方木偶艺术创新理念。2006年,辽西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王娜成为辽西木偶戏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锦州木偶剧团也得到各方面大力支持,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剧目创作、木偶制作和创新中去。

  在锦州木偶剧团排练厅,整齐地排列着用于演出的各种木偶。王娜说:“演出的木偶全都由剧团演员自己手工制作。”排练的间隙,王娜也蹬起缝纫机缝制裁剪好的木偶皮套。

  锦州木偶剧团的木偶制作有着优秀的传承。辽西木偶戏以杖头木偶表演为主,同时增加了布袋木偶、人偶一体、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杖头木偶是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

  在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辽西木偶戏是借助“出海”来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典范。辽西木偶戏的绝活之一“手枪把式”木偶的研制,就是辽西木偶剧团的老一辈专家索万金发明的。他在出国演出时,注意到国外木偶同行采用的是一种叫“捷克式”的木偶装置,不仅支撑起木偶,还能控制木偶面部动作。他以此为借鉴,对中国直把式木偶进行革新,发明了“手枪把式”木偶装置。

  研究发现,木偶剧在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一路向南发展,跨过海洋传到东南亚,再向西传到欧洲,进而传遍全世界。如今中国木偶剧专家发明的“手枪把式”木偶也被海外同行学习、借鉴,在世界各地的木偶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鸣鹤向记者演示了“手枪把式”木偶的诀窍,木偶下方装有握把,解放了演员的手指,除支撑木偶外,还可以扭动杠杆让木偶做出眨眼睛、扇动耳朵的动作,木偶的表现力大大增强,这是国内乃至世界的首创。“仗着这个独门绝技,我们漂洋过海走天涯。”高鸣鹤说。

  在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展出锦州木偶剧团的镇团之宝木偶剧《飞天》中的两件木偶,也是由索万金制作的木偶艺术珍品。

  索万金生前采用软体泡沫海绵做偶身,为锦州木偶剧团量身打造木偶,新材料的应用解决了木偶姿态变化所需要的软度问题,进而达到人所不及的柔美程度。利用此法,剧团成功地创作出《鳗鱼舞》《草裙舞》《飞天》等剧目。

  高鸣鹤轻轻拿起飞天的手钎,做出展臂和屈臂动作,可以清楚地看到飞天的手指也随之自然而然地变化出优雅的姿态。她说:“这样的木偶制作技艺至今还没有人可以将它复现。”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