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 帆
一个个受潮的香菇菌棒从大棚内向外传递,晾晒的菌棒在广场上堆成小山,一批批新菌种送至菇农手中,香菇加工车间里用于灭菌的蒸汽锅炉一直冒着热气……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短短10天时间,葫芦岛市建昌县养马甸子乡迅速复产,“香菇之乡”重焕生机。
养马甸子乡是全国有名的“香菇之乡”。受此前强降雨灾害影响,全乡约503栋大棚因水毁倒塌,996栋大棚受损,棚内菌棒不同程度受损,全乡仅农业损失就超4亿元,菇农损失惨重。
8月22日,洪水逐渐退去后,养马甸子乡菇农陆续开始抢救菌棒,但作为该乡香菇产业集中地——回流水村的种植户却有心无力。“集结力量,用最短时间、作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减轻菇农的经济损失。”在葫芦岛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一场“救菇”接力由此开始。
8月28日起,葫芦岛市直机关出动800余名党员干部,建昌县直机关出动400名党员干部,还有武警葫芦岛支队的百余名官兵以及数十名志愿者……各方力量驰援养马甸子乡,为香菇大棚排水清淤、转移菌棒,帮助菇农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到8月31日下午,回流水村35栋香菇大棚内的百余万根香菇菌棒全部搬运完毕。
与此同时,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第一时间安排农业专家赶赴养马甸子乡。在香菇大棚旁,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陶永恩手把手地指导菇农分辨和抢救尚有培养价值的菌棒,传授灾后减损和复产的相关技术。沈阳农业大学还无偿提供了恢复生产所需的15万袋菌种。目前,菌种已陆续送达养马甸子乡并分发到菇农手中。“这些菌种大概能制作600万根香菇菌棒。”陶永恩说。
在养马甸子乡菌棒加工厂,热气腾腾。“栽培基质使用前需要高温灭菌,我们称为‘蒸棒’,这是制作香菇菌棒的第一个环节,也意味着开始新一轮的香菇生产。”养马甸子乡乡长李远航说,目前,菌棒加工厂的订单已经开始排队,现在正加班加点生产,让菇农能够尽快恢复生产。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