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雅坤
“家人们,瞧瞧这蓝莓,颗颗圆润饱满,咬上一口,满满的果汁在嘴里爆浆,酸甜的滋味恰到好处!”3月31日,大连庄河市桂云花满族乡横道河村的蓝莓种植大棚里,一场热闹的直播正在进行。镜头前,村民熟练地向网友展示刚刚采摘的新鲜蓝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横道河村距离庄河市中心约60公里,曾是大连市低收入村,也是村集体经济“空壳村”。2019年,横道河村陆续建成6栋日光温室大棚,期望借此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种植的芸豆、西瓜等作物效益不佳,大棚最终被闲置。
看着新建不久、配套完善的温室大棚被搁置,村“两委”班子万分焦急。为盘活闲置资源,让大棚重新焕发生机,3年前,他们经考察决定引进基质蓝莓种植技术。这6栋日光温室大棚由此焕发了生机,摇身一变,成为横道河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孕育出颗颗饱满的“致富果”。
“基质蓝莓采用无土盆栽模式,利用营养基质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种出来的蓝莓绿色健康、口感绝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横道河村党总支书记梁德卫说。
不过,发展新产业需要资金投入,这对当时的横道河村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关键时刻,对口帮扶单位大连商品交易所伸出援手,提供了45万元帮扶资金。
2023年春天,横道河村利用这笔资金购置了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种植盆、基质肥料和新品种蓝莓苗,在4栋温室大棚内种植基质蓝莓4000余株。为确保种植成效,这次,村里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营模式,还聘请了两名专职人员对蓝莓进行精细化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大棚蓝莓喜获丰收,村集体收入达到21万元。这不仅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更让大家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
2024年,帮扶单位再次提供38万元资金,助力横道河村盘活另外两栋闲置大棚,进一步扩大蓝莓种植规模。与此同时,村里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搭上了“直播+电商”的快车。
“今年蓝莓产量提升了,销量也上去了,预计销售收入能达到60万元,村集体经济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梁德卫对此满怀信心。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