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种住上智能“育儿房” 可以提前3天出苗,出苗更齐,不容易发生病虫害

  本报记者 佟利德

  浸在20℃至22℃的温水里,呼吸着充足的氧气,20万斤稻种在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良种繁育场浸种催芽车间里被精心呵护着,只需要6天,它们就能露芽,可以提前3天播种育苗。

  3月27日,室外春寒料峭,繁育场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里却空气湿润、温暖如春。10个浸种池里,5000余个被网袋包装的20余万斤稻种整齐码放在催芽池内。“已经浸种3天了,再过3天就能‘破壳催芽’了。”繁育场经理田宏军说。

  “我们这个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动控温、供氧且24小时进行数据监控。”田宏军说,该系统包含两个大型柴油加热锅炉、4个蓄水池、10个浸种池、10个小型控温调节锅炉以及自动供水、供氧、监控等设备,“每个浸种池内都装有8个测温器,实时监测池内水温。系统会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加热或降温,使水温保持恒定。”

  记者注意到,经过温水浸泡的稻种都穿着红色的“外衣”。田宏军说,这是技术人员在种子表面包裹了预防病虫害的包衣剂,相当于为稻种穿上了护甲,而溶入水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相当于对稻种进行双重保护,从根本上使水稻在苗期不被恶苗病和干线线虫病侵染。

  繁育场于2011年引进这套设备并于2019年改造升级,不但保证了集团米业公司的稻种供应,而且充分利用作业空间,积极开展便农惠农服务,惠及营口及海城地区农户的3万余亩水田。

  今年,营口本地种粮大户金富华在田宏军的繁育场委托浸种催芽1.45万斤稻种。“比自家干要省时省力得多。”金富华告诉记者,种植户自己浸种,不仅出苗不齐,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繁育场浸种催芽科技含量高、质量好,可以供应大批量出芽,更适合种植大户集中作业,便于后期苗期管理,从而为接下来的插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6天的浸种催芽,3月30日一早,20余万斤稻种相继破壳,吐出约2毫米的白色嫩芽。这些稻种将被种植户陆续运走,带着丰收的希望,播撒在辽沈大地上。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