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帆
人勤春来早。3月31日,在葫芦岛市建昌县王宝营子乡田家窝铺村五味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于学忠正带领村民忙碌着。“大家仔细看看,把散落的藤蔓都扶上架、捆扎好,滴灌的管接千万不能有滴漏,再加把劲儿,争取今天把这几条垄收拾完。”
谈起去年的收获,于学忠脸上满是笑意,“每亩地收益1.5万元,是种玉米的10倍,现在这五味子已经成了我们村民的‘致富果’。”
这事还要从2016年说起。当时,田家窝铺村面临着土地质量下降、产业结构单一、村民贫困等一系列问题。为寻找发展路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建昌县于东岩中草药种植合作社,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党群共同致富模式,打造了400亩五味子种植基地。
几年下来,合作社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精心培育五味子种苗,还探索出五味子套种当归技术,陆续发展当归种植220亩、人参种植30亩。“去年,我们与扬子江药业、葵花药业签订了2000吨五味子销售合同,还与广东、吉林的中草药经销商签订了600吨当归干品销售合同,销量稳步提升。”说起生意经,于学忠滔滔不绝。
通过这个项目,田家窝铺村发展五味子种植面积830亩,村民年增收1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五味子种植村。在田家窝铺村的带动下,全乡辽五味子种植面积达1620亩,并有育苗基地30亩,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就业。
产业发展顺风顺水,可于学忠还是有担忧。由于合作社晾晒场地有限,缺少烘干设备,只能在外地租赁场地晾晒烘干和委托加工,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于学忠算了一笔账,以年烘干1500吨中草药计算,要多花120万元。
“解决中草药晾晒烘干问题,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势在必行。”他的想法和乡党委书记张英杰不谋而合。今年刚开年,乡党委和政府决定协调乡村振兴资金,投资500万元建设中草药烘干车间及晾晒场地。
“现在地址已经选定,年内一期项目有望运营,困扰我们的难题马上要解决了。”说到这里,于学忠笑了起来。
听到建设五味子烘干车间的喜讯,最高兴的还要数村民。“今后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甭提多开心了。”村民肖凤壹说。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