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以党建融合体打造社区幸福家园
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大连市中山区林海社区的小食堂运营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不但为老年人和双职工家庭提供便利,而且成了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的空间。 本报记者 曲宏 摄
本报记者 曲宏
4月2日,大连市中山区葵英街道林海社区内连翘花开得正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幸福童年馆不时地传来孩子们玩耍时的欢笑声。“有了这个幸福童年馆,孩子们有地方撒欢儿,让我们这些帮子女带孩子的老年人轻松不少。”社区居民牛玉静说。
这个幸福童年馆,是林海社区利用辖区小学、幼儿园等党建融合体资源,为社区幼儿提供的服务举措之一。
近年来,大连市中山区以“幸福新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行党建融合体建设,即在党建引领下推动组织、力量、阵地、服务互融共促形成联合体,现已建成街道社区党建融合体76个,任命兼职委员366名,吸纳辖区600多家单位、组织参与“幸福新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党建融合体是怎样运作的?究竟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载体多样化:从小食堂到完整社区建设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林海小食堂的玻璃窗,洒在一张张餐桌上,让宽敞的餐厅显得格外明亮,20余名居民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就餐。为了方便老年人站立,食堂餐桌的四个角都被设计为中间镂空的凸出样式。
“林海社区老人多,社区在大连市率先推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不但可以在社区小食堂用餐,还可享受食堂的送餐服务。”林海社区党委书记徐瑞说,“小食堂饭菜价格不贵,为贴补食堂微薄的利润,让食堂能更长远地为社区居民服务,食堂开了家超市,同时,引入3名专业的家政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服务价格也低于市场价。”
社区小食堂是林海社区党建融合体成员之一。徐瑞说,“为了激发党建融合体成员单位积极性,社区实行轮值主席制,社区党委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商解决小区内各类问题。”
借助党建融合体力量,林海社区完成了大连市第一批完整社区建设。所谓完整社区,就是社区具备医疗、教育、就餐、娱乐、购物等齐全的功能。
“完整”社区的“完整”,不仅体现在设施、功能的完备,还表现在邻里间日趋和谐的关系。社区乒乓球联盟秘书长满春说,“之前因场地问题我们和舞蹈队常闹矛盾,社区知道后在二楼平台增设了乒乓球案,还把闲置的房间作为换衣间,舞蹈队也有了专门房间。现在我们不闹矛盾不说,平时有事还互相帮助,社区有什么事我们都主动去做。”
能力专业化:从“海之骑”到专业团队服务
在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里,一处门楣上写着“海之骑驿站”的门市房格外引人关注。这个驿站是我省第一个24小时服务驿站,启用8个月以来,已有1万多名快递员使用过。在驿站门口,他们通过刷脸、扫码或联系社区党委书记林原的方式,即可进入驿站休息。驿站里不仅有冰箱等设施,还设有淋浴间和独立的女性休息区等。快递小哥胡云平是大连市劳动模范,他把自己珍视的获奖证书和奖章都摆放在了驿站荣誉角,“很多和我一样的快递小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快递员张丹说,“驿站里有针对女性快递员的设置,让我们觉得非常贴心。”有了归属感的快递员们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每年秋天还帮助老人买菜并送上楼。快递员所属的饿了么党支部正是社区党建融合体成员之一。
春德小学体育老师刘显武对党建互融赞不绝口:“每周三下午,有些务工人员没时间接孩子,社区依托党建融合体组织大学生到校园为孩子辅导作业、安排文体活动,解决了学校和家长的难题。”
得益于党建融合体,让春海社区这个既有物业楼院,又有弃管楼院的综合社区里的很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林原介绍,以前社区“单打独斗”,解决居民需求时,四处求人,遇到问题解决得慢。自从中山区打造党建融合体后,社区与自来水、燃气、电力、市政等部门成立大党委,他们的服务更专业、高效。“前几天,社区路面塌了一个坑,我们直接联系市政基础设施部中山所党支部,市政人员马上就来了,不到半小时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次生事故发生。”林原说。
服务个性化:从共享自习室到拉近物业与居民距离
在中山区人民路街道东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有一间共享自习室,下午3点左右就有人过来自习。东日社区党委书记梁芳介绍:“我们社区学生多,考编和考证需求也较多。社区专门建了自习室,去年5月份开设以来,自习室一直供不应求。”
东日社区是一个新社区,这里老年人占比只有14%,高知群体、年轻人多,孩子也多。
根据这一特点,东日社区把物业、辖区小学和幼儿园等单位纳入党建融合体,根据居民需求来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区。针对社区孩子多,社区协调党建融合体成员单位整合多方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开设了社区宝宝屋。宝宝屋为每名宝宝提供12次免费托育服务,目前已有数百个家庭前来宝宝屋享受早教活动、亲子课堂、免费托育等服务。东日社区居民徐岳盛说:“我们可以放心地将宝宝托管在这儿,这里还经常举办活动,对宝宝成长也十分有益。”
东日社区借助党建融合体,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其中,物业公司掏出10万元,每年在社区举办中秋晚会,拿出抵顶物业费的优惠券作为奖品,拉近了物业和居民的心理距离。
“我现在每周来社区四天,不但参加文体活动,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61岁退休居民王焕感慨地说,“我参加了社区开展的中医、茶艺、手工编织等公益讲座,学到很多东西,幸福指数非常高。”
近年来,中山区注重发挥党建融合体成员单位资源、技术等优势,组建“幸福联盟”,创设幸福童年馆等24处特色服务场所,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现在辖区企事业单位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大连市中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春力表示,“党建融合体建立了定期协商议事、定期组织活动、定期督促反馈三项制度,实现社区党组织跨界联姻、双向奔赴。并且搭建了党建融合体供需对接平台,制定需求、资源、项目、责任四个清单,年均对接落实服务项目430余个,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记者手记
记者在林海社区采访时,不时看到有抱着小孩儿的老年人轻车熟路地走进社区,到幸福童年馆做游戏。
这虽然是社区基层干部为居民提供周全服务的一件小事,但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才能想到为老人和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快乐的场所。
同样,在社区小食堂里有方便老年人行动的桌椅,供快递小哥休息的驿站里有沐浴设施等,这些全部是基层干部为群众提供的贴心服务。
百姓需求无小事,只有真正为群众着想,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才能让社区居民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曲宏)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