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能量 队伍更专业 服务全链条
辽宁微短剧突围瞄准精品化
在大连东港商务区一处别墅内,演员邵峰(右二)正在投入微短剧《她的爱无坚不摧》的拍摄。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摄
本报记者 吴丹 王荣琦
核心提示
没刷过微短剧的,大概算是“OUT”了。如今,微短剧发展势头正劲——用户规模急剧增长,用户黏性持续加大。面对旺盛的用户需求和市场规模,在辽宁,以沈阳、大连为代表,在微短剧赛道频频发力,积极出台举措,鼓励建设微短剧创作基地,丰富拍摄场景,培育优秀制作企业,完善微短剧产业链,扬起了“力争打造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聚区”的风帆。
如何让微短剧“微而精”“短而有力”,更好推动我省微短剧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探访并邀约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等展开讨论。
明星+“海风”
助大连微短剧“浪”出圈
“又土又上头,点了还想点”,“扔掉脑袋就是看”,微短剧爱好者林敏顶着黑眼圈又看了一宿剧,她笑称自己“上了瘾”,以至于“怒冲39.9,解锁80集”。
“好的微短剧人物形象鲜明、导演技巧娴熟、剧本内容精彩,值得称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君说。
在内容创作上注入营养,大连诸多从业者的做法是为微短剧打上更多正能量的标签。近年来,在微短剧赛道上,大连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完善的影视产业配套设施和人才体系,成为该领域的活跃之地。据统计,大连市目前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制作机构多达327家,其中15家机构在近两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的微短剧规划备案号。当地从业人员数量已近千人。近两年共有20部重点微短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备案号,占全省获批总数的38.5%;21部普通微短剧获得省广电局的规划备案号,占比达38.9%。此外还有众多微短剧在各视频平台、微短剧APP和小程序上备案播出,显示出大连微短剧市场的满满活力。
“我女儿有消息了,快跟我去接她!”3月14日,记者在大连东港商务区一处别墅内的拍摄现场看到,微短剧《她的爱无坚不摧》正在热火朝天地拍摄,其中就有《欢乐饭米粒》系列著名演员的身影,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一级演员邵峰在剧中扮演父亲角色。而前一天,另一部正能量微短剧《父亲的秘密软肋》也在大连完成拍摄。作为两部剧的导演,大连好兄弟影业创始人崔守杰认为,以微短剧的大流量服务于内容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微短剧+”的价值引领力。
微短剧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大连微短剧的活跃与相关人才储备丰富不无关系,大连的8所高等院校均设有影视相关专业,拥有约5100名在校本科生,为产业发展及时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和创意人才。
在推动大连微短剧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规划中,记者捕捉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加强内容生产”。“我们的工作思路重点就是推动大流量和正能量共促共进。因此更要坚持精耕细作,紧跟社会热点,以大连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利用微短剧讲好大连故事,塑造好大连形象。”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业+文旅
沈阳“梦工厂”瞄准爆款孵化
“哎呀,咱们的老厂区变样了!”在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沈阳二一三电器厂旧址门前,该厂的一位老员工好奇地向里面张望着。这片工业遗存在改造后更加潮起来,即将成为微短剧的沈阳“梦工厂”。
沈阳首个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微短剧产业园区——沈阳云创未来短视频产业园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园。“我们的定位是‘全域影视城、街街有脚本、人人有故事’,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数字产业集群。”该园区首席执行官张非凡兴奋地指着面前的在建厂房介绍,“你看,这是A区,主要做各种微短剧场景搭建、内容产出以及IP孵化,那片B区主要是做动漫、直播、游戏和后期。正在打钢结构的是两处大型白棚和绿棚,可以结合AI进行精准动作捕捉。我们计划未来5年创作100部微短剧、培育1万人次数字人才,打造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央博数字平台、点众科技等资源,孵化地方特色IP。”
全产业链服务是该园区进军微短剧竞赛圈的底牌之一,短期内就引来50余家企业意向签约入驻,其中很多是在短剧行业发展得非常成熟的外省专业团队。“我们看好的是沈阳这个产业园打造的从孵化、拍摄、制作到投流的微短剧全产业链,从剧本预审环节就开始提供服务,可以说是保姆式的保驾护航。”来自成都的蓝城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中记者获悉,沈阳首部文旅短剧《下一站,青年大街》将于下月拍摄,以“文旅、宠且”为关键词,从来沈旅游的南方游客视角切入,将小河沿早市、浑河轮渡、沈阳故宫、大悦城、洗浴中心等文旅消费场景巧妙融入剧情。短剧的出品方为云创未来短视频产业园孵化的企业“花朝短剧”,指导单位为沈阳市文旅局,预计5月上映。
同样,我省的大连、营口等地也结合自身优势文旅资源,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营口市拍摄制作的我省首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作品《跑码头之时空照相馆》于去年上线,以辽河老街为取景地,用时空交错的方式,讲述了一位青年导游从现代穿越到100余年前的西大街,发生的“爱恨情仇”故事,展现了营口昔日的河海文化。大连市的清风小镇(闯关东)影视基地、旅顺众合影视拍摄基地以及金石滩景区、东港商务区等地,已成为微短剧的热门取景地。
辽宁“微短剧+”的春天已经到来,精品化是在竞争中突围的最好出路。辽宁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和媒体融合发展处处长许仕伟认为,面对微短剧精品化规范化的大趋势,我省积极响应并贯彻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的要求,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大力促进行业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进一步释放出积极社会效益与良好经济效益。“大连、沈阳两地积极推动微短剧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同时向省局积极申请在当地设立微短剧专家服务站。目前,大连市文旅局和沈阳的大东区、和平区已着手筹建微短剧专家服务站,引领网络微短剧制播朝着精耕细作发展。”许仕伟说。
“现在省级的微短剧剧本梗概的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对低俗内容直接毙掉;对故事创作能力弱的文本,则反复发回调整提高。没有真故事、真人物、真体验、真想象、真情感的,会被一眼就看出来,也必然被观众所抛弃。”庄君说。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