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边城春色美如画 绘就振兴新图景

  (北国网讯 记者周艺凝)四月的丹东,春意正浓。这座坐落在中朝边境的边陲名城,在鸭绿江的碧波映衬下,正以蓬勃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从传统产业的焕新蝶变,到绿水青山的诗意舒展,再到民生福祉的温情浸润,丹东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在春日的暖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数智赋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在丹东的产业版图上,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随着由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步伐加快,孔雀表业(集团)依托“百万只高端机械表机芯智能研发制造平台”蓄势聚能,精益求精打造中国“芯”,带动中国钟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是国内罕有集创新研发、精密制造一体化的机械钟表及机芯生产智能研发制造平台。目前,孔雀表业已拥有七大系列31个基础机芯,花色品种达300多个,年产能100万只机芯,为中国钟表产业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芯”动能。多年来,孔雀表业凭借勇于突破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匠心传承的工匠精神,累计斩获230项殊荣,是中国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中国计时码表机芯制造(丹东)中心、辽宁省“瞪羚企业”、中国轻工业钟表行业十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手工打造到智能化生产,孔雀表业不仅让中国“芯”跳动得更加铿锵,更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在东方测控的展厅内,“打破垄断、填补空白”的标语赫然醒目,从国内首创,到国际领先,东方测控聚焦智能矿山主业,向“新”而行,自1996年成立以来,始终执着创新,让“智慧”融入每一座矿山,具备智能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优势,也是目前国内矿山领域唯一具备纵向打通智能化架构各层级能力的公司,可对智能矿山各环节进行深度技术赋能,同时展示着科技加持的“中国智造”力量。

  丹东东港作为“中国草莓产业第一县”,近年来通过构建草莓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深化数字化全链条应用,实现品种培育、生产管理、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智慧化升级,带动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跃居全国首位。君桦果业数字设施农业应用基地围绕草莓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发展,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设施草莓产业深度融合,依托东港市产业化企业在草莓育苗、鲜果生产、冷藏、包装等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设施草莓生长环境智能测控、生长过程监测预警与精准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采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环节相关技术产品集成应用等,推动探索设施草莓数字化转型路径,助力培育数字企业,建立产学研用推一体化的数字农业发展生态,实现劳动生产率提升65%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升12%以上,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少10%以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在这片土地上,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绿韵文旅——绘就生态经济新画卷

  清晨5点,摄影爱好者老周早已架好三脚架,等待鸭绿江口湿地上的第一缕阳光。“江雾、朝霞、鸟浪,我拍了十年,每年都有新收获。”他指着空中盘旋的鸟群说。每年3月至5月是鸭绿江口湿地的最佳观鸟期,数十万只鸻鹬‌类水鸟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地迁徙至俄罗斯远东和阿拉斯加等地繁殖,鸭绿江口湿地是这些迁徙涉禽北迁途中最后的停歇地和补给地,对其繁殖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区内共监测记录到鸟类324种,其中水鸟148种、林鸟17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种、二级保护鸟类5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收录的受胁物种有2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CITES)名录的有32种。鸟群随着潮汐律动,时而如银色旋风掠过海天交界,时而化作水墨长卷铺展于金色滩涂,引得数十位生态摄影师与观鸟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 

  丹东的绿色文旅版图远不止于此。北黄海温泉小镇内,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偏硅酸等的温泉水从地下130米深处涌出,是东北唯一的海水温泉,游客在氤氲水汽中体验着“康养+文旅”的独特魅力;大孤山杏梅林中,4月18日,2025年“鸟语花香游东港”丹东东港文化旅游节暨大孤山第七届杏梅花文化旅游活动如约而至,粉白杏花与古刹飞檐相映成趣,每年举办的杏梅花节不仅带来超大的客流,更通过“孤山文化展”“仙市云集”等创意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乘船驶向大鹿岛,渔家乐的炊烟与海上日出的霞光交织,既有赶海拾贝、海岛骑行等体验项目,又有甲午海战的红色记忆,让这座黄海明珠成为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丹东用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民生筑基——织密普惠共享幸福网

  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最终要化作百姓的笑颜。在丹东,“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成为连接民心的温暖纽带。“感谢12345热线工作人员,我们的退休金问题终于解决了。”今年1月,在市12345热线的帮助下,凤城市部分破产企业职工终于领到了他们的退休金。4月3日,外地游客因无法退费,拨打了清明节期间专门为群众解决旅游方面咨询和投诉开通的“9号键”文旅服务专线,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问题就解决了,诉求人十分满意。

  民生改善的暖流浸润着城市每个角落,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行车难”民生痛点,市12345热线联合市公安局创新构建“数据引领、部门联动、源头治理”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通过市数据局搭建的“政事快办”专席,对群众高频反映的交通问题进行精准布警处置,形成“接受投诉、快速办理、及时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联合城建、交通、综合执法等8个部门组建专项治理专班,累计优化交通标线18.6公里,改造拥堵节点7处。

  今年第一季度,丹东市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诉求7.46万件,转办1.37万件,同比下降32.5%,即时转办率、按时反馈率均为100%,平均办件天数5.63天,直接办复率81.53%,满意率91.34%,办结率95.81%。各领域诉求降幅明显,消费维权、供气服务、市政道路等领域降幅超过50%。

  春满边城,奋楫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丹东正以昂扬的姿态谱写发展新篇。当智能工厂与湿地的候鸟同频律动,当温泉的滚烫与民生热线的温情共同升腾,这座边城用产业升级的魄力、生态守护的定力、民生至上的情怀,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春色图”。未来的丹东,将继续以绿色为底、以创新为笔,在东北振兴的壮阔画卷中,书写更多动人的春天故事。

  图片:周艺凝 摄

  校对:张勇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