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县“归巢燕”带动乡村药材产业兴旺

  本报记者 曲宏

  4月下旬,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大四平镇东升村大地里的中草药新芽破土而出,药农们手提编织袋弯腰施肥。这个曾以玉米种植为主的辽东村落,威灵仙和龙胆草成了村民新的希望。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吴金锋走在药田里,细心观察着药材的长势。

  “龙胆草苗刚下地那会儿,我们都不看好吴书记,寻思城里回来的老板还会种地?”村民张德兰边分拣药材边说,“现在我在合作社干活,去年挣了3.5万元,跟着村集体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张德兰的转变还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吴金锋在广州的净水器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他收到了家乡新宾县的“燕归巢”行动倡议书。“燕归巢”行动,是新宾县鼓励引导扶持一批农村在外务工经商的青年农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创业的举措,并把返乡创业者纳入“三向培养”队伍管理。吴金锋思前想后,顶着亲友反对的压力,带着全部积蓄回到东升村。在与老支书反复调研商讨后,村头老屋挂出了天诚农场的牌匾,药材合作社成立了。

  2020年村委换届选举当天,吴金锋以满票完成了从“吴老板”到“吴书记”的身份蝶变,也让中药材种植从个体经营升格为全村产业。天诚农场的发展轨迹清晰可循。2021年,东升村争取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成功流转土地13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创新实施“一地两种,粮药兼作”,玉米与威灵仙套种耕作,新模式下威灵仙出芽率达90%以上。两年时间玉米种植创收21万元,累计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3300余人次,实现村民增收59万元。100多个岗位让村里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领上工资,变为“新农人”。村务公开栏的“阳光账本”上记录着每年实现26万元分红款。

  2024年春,正逢中药材市场回暖之际,威灵仙价格创历史新高,药苗供不应求。吴金锋嗅到商机,带领村“两委”班子调研论证后,决定“卖苗不卖药”,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49.4万元,同期在新宾县120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中,东升村以带富效能、产业创新、收益增长三项指标全优的成绩,摘得综合考评桂冠。

  “咱村多年的外债偿还了,还新建了卫生室。去年腊月,村民们还享受到了村集体首次红利。” 老支书王振宝激动地说。

  多年来,东升村围绕中药材产业,深入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村“两委”决定由单纯种植向“生产+初加工”转变,通过自主研发中药香囊,实现中药材的创新性转化。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以差异化产品提升东升村中药材市场认知度,为村集体带来收益。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