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家县级市民文化夜校挂牌 海城人夜生活玩出文艺范儿

  在市民夜校舞蹈课堂上,学员专心致志地跟着老师练习步法。

  本报记者  杨竞 文并摄

  轻歌曼舞,鼓瑟齐鸣。近日,辽宁省市民文化夜校鞍山市海城分校在海城市图书馆挂牌,为海城居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增添亮色,这也是全省首家县级市民文化夜校。市民夜校让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使海城居民的夜生活有了新去处,“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平时上班,周末上课”,在市民夜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

  从60后到00后

  课堂秒变“跨龄”社交圈

  海城市文化馆古筝教室里传来清脆悦耳的琴声。15名弹奏者的指尖流淌出袅袅琴声,婉转悠扬……他们是海城市民文化夜校首批古筝班的学员,经过4节课的学习,已逐渐能够流畅弹奏简单的歌曲。

  教室里,古筝班教师马净净带领学员复习上一节课教授的练习曲,纠正学员的指法错误,学员们也积极与老师交流。

  走进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宽敞明亮的练功房,古筝班、书法班、绘画班、美妆班、形体模特班等,这些班级的学员有60后、70后、80后、90后也有00后,年龄跨度大,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来,大家一起学习,其乐融融,互帮互助。

  在课堂上,学员们既能在古筝弹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在书法与绘画中领略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书法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49岁的学员胡颖在教师周莹的指导下,在一笔一画地临帖,书写着内心的平静与追求。“此次看到海城市民文化夜校招生就报名了。我们70后对夜校不陌生,有一阵子夜校可火了,但大伙儿都是奔着学技术去的!现在不一样了,文化夜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让参与者感到轻松自在,享受文化滋养。”胡颖说。

  58岁的周莹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说:“市民夜校的爆火,既是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也折射出百姓对精神生活的深层渴求。”

  “白天工作,下了班学画画,这里不仅是学习绘画的平台,还是沟通交友的平台,扩大了我的社交圈。”国画班的王琳琳聊起夜校兴致勃勃。

  500元12堂课

  公益价让艺术触手可及

  我省市民夜校依托不同艺术领域,结合学员需求,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周期、人数依内容而定,每节课时长从1.5小时到3小时不等,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

  形体模特同书法、绘画、古筝一样,也是市民文化夜校课程之一。市民夜校形体模特课堂上,王娜正在专心致志地跟着张艳燕老师练习步法。“在这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放松自己,老师很认真很耐心,一遍遍示范,还为我们单独指导。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更加自信了。”王娜高兴地说。

  在美妆班,20名学员正紧跟李婷老师学化妆,李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授实用的美妆技巧,让学员们细心领悟每一个动作要领,在欢笑声中收获满满的“干货”。

  “性价比”是市民夜校的一大“卖点”,相比商业培训课程动辄四五位数的报名费用,海城市民夜校500元12节课的公益定价让艺术门槛变得亲民可及。而丰富的课程内容、优质的师资力量、灵活的上课时间,也是不少人选择市民夜校的原因。

  “我省市民夜校一盘棋,先是省、后是市、再到县,还要开到乡镇,在全国是一个创新,把市民夜校开到百姓家门口,让市民夜校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新风尚。”辽宁省文化馆馆长郑直说,辽宁省市民文化夜校(总校)于去年4月启动,沈阳地区累计招收学员近 3000 人次,之后,又在鞍山、阜新、海城开设分校。市民夜校打破了文化馆长期以来服务对象集中于“一老一小”的局面,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技艺培训课程,弥补了中青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空白,缓解了文化资源供给与当代中青年蓬勃旺盛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在市民夜校,无论是零基础的文化爱好者,还是希望提升技艺的专业人士,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