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姝佩
“老周,花开得不赖,坐果有保障了。可是现在乐和还早了点儿,要在初花期补充一些叶面营养肥。我现在告诉你配方,你记一下……”说话的是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刘秀春,在一边频频点头的是大石桥市周家镇周家村垚鑫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周国胜。
前不久,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刘秀春、陈丽楠、赵越超、郑利国以及大石桥市农业农村局的何忠民等专家风尘仆仆地赶到周家村,只为缀满枝头的李花而来。
周国胜和专家们是老相识了,简单寒暄过后,刘秀春等人就来到果园察看。
正值大红袍李子的花期,白色的花朵在果园中肆意绽放。
“刘老师,你看这花开得咋样?”周国胜心中忐忑。“花开得挺好,坐果率能有保障。但是有些花芽分化不好,初花期要补充叶面营养肥,盛花期不要给土壤施肥,长效配方肥要在落花以后再施。”刘秀春给出3条“锦囊妙计”,周国胜听了连连点头。
周家镇三面环山,季风性气候加上独特的地貌、充沛的日照、矿物质丰富的土壤孕育出口感独特的李子。目前,全镇李子栽培面积达1.5万亩,种植李树60万株,年产李子700万斤,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周家镇出产的李子果型硕大、皮薄核小,个头足足有成年人一个拳头那么大,可谓李子中的“巨无霸”。加上果色鲜红,丰收之际,熟透的果子好像给果树穿上了一件大红外衣,故此得名“大红袍”。经检测,大红袍李子的甜度能达到18.5。周国胜解释:“一般水果达到10度就挺甜了,15度非常甜,18度就相当稀有了。”
多年以来,刘秀春深入周家镇各个李子园,始终致力于大红袍李子的品质提升。刘秀春说:“初花期尤其关键,直接关系果品的甜度、香气和果型。每到这个时候,我几乎天天待在果园里。”
临走前,刘秀春叮嘱周国胜,花期的水肥管理至关重要,只有把花养好了,才没有普通李子惯有的酸涩味,才是香甜可口的大红袍。
“刘教授,您放心,我保管把果树侍弄得妥妥的,争取在‘大红袍李子文化旅游节’上拿下‘李子王’的头衔。”周国胜信心满满。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