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桩一证明”到“一小区一证明” ——丹东加装充电桩有了新解法

  本报记者 李曼

  近期,本报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车车位加装充电桩难过“物业关”这一民生痛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群众需求是时代考题,部门行动是破题实招。记者进一步追踪获悉,今年以来省内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全力破解充电桩安装难题。

  对于车位加桩,到底如何过“物业关”?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给出了解题方案,让这“桩”难事有了新解法。

  今年3月,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作为省电力公司实施“一小区一证明”服务举措的试点单位,与丹东市天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居民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同意书,这也是全省首家供电公司联合小区物业开具的首份“一小区一证明”材料。

  “之前听说办一个充电桩用电手续可费劲了,得跑好多材料,但我自己这次办并没觉得麻烦,从咨询到安装,可快了。‘一小区一证明’这方法可行!”用户丛女士欣喜地分享自家小区的新变化。

  家住丹东市振兴区中央学府的丛女士,是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实行“一小区一证明”充电桩业务报装新模式后受理的第一位个人充电桩办电用户,购车后的3天内就用上了自家的充电桩。

  在这份协议签订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做了不少功课。“以前,每有一个想办充电桩用电的业主,小区物业就得出具一份证明材料,对于小区物业来说工作量也不小。”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鲁菲介绍,“推动居民住宅小区充电桩装表接电实现从‘一桩一证明’到‘一小区一证明’转变,就是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

  有的小区打着金算盘,想靠“充电桩车位”吸金;有的物业缺乏责任感,配合改造的意愿也不强;老旧小区则是车位密集、空间有限,物业忧心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都成了“一小区一证明”落地的障碍。于是,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决定在丹东市率先挖掘一批充电桩“便捷报装示范小区”,努力打通业务办理中的矛盾点。经过多方走访,最终确定中央学府与升太悦府两个小区作为首批试点。

  天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万泽告诉记者,新模式减少了业主的麻烦,也减轻了物业的负担,中间省去了很多麻烦事。

  “以前,有业主需要安装充电桩,我们就要跟业主一同到现场踏勘,双方都要确认,费时又费力。”刘万泽说,“现在,供电公司和我们物业联合推出了‘一小区一证明’模式,业主直接到供电公司报装即可。”

  “一小区一证明”模式开启后,业主直接凭身份证、车位产权证明和电动汽车行驶证通过国网APP线上办理即可。

  国网丹东市振安区供电公司国门湾供电所所长赵中琦是中央学府小区充电桩安装的一线负责人,他的感受最直观,“新模式启动后,我们的安装订单明显增多,得抓紧时间干,不能耽误业主用电!”

  2025年1至4月,丹东市新增居民个人充电桩用户594户。自实行“一小区一证明”的充电桩办理模式后,业主材料提交减少25%以上,安装充电桩至少可以提前2至3个工作日。

  “一小区一证明”能否实现全市甚至全省推广?鲁菲表示,目前来看有挑战,但我们正在逐步推广,计划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力度,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携手小区物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一小区一证明”统一备案流程标准化,同步向农村延伸。争取率先在全市实现居民个人充电桩接电业务“免证明”办理。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