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首单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在大连落地

  本报讯 记者王荣琦报道 近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监管下,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保税油库的594吨高硫燃料油、7401吨低硫燃料油转入G104保税罐,经物理调和并化验合格后,通过供油船最终加注至停靠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海王之星”轮,标志着东北地区首单保税高、低硫燃料油混兑业务在大连成功落地。

  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是指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是大连海关和大连自贸片区共同落实国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又一项成果。该模式下,国际航行船舶燃料供应企业根据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对不同硫含量的燃料油进行一定比例的物理混兑调和,混兑后的油品硫含量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的低于0.5%船用燃料油加注标准,可直接用于加注国际航行船舶。

  “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能够更灵活地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有效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按照目前高、低硫燃料油每吨价格差测算,混兑后的低硫燃料油每吨可减少成本10美元,有助于提升港口和供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保税油部负责人孙亚坤表示,“同时,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能够紧跟低碳航运、绿色航运发展趋势,推动东北地区绿色甲醇、生物燃料油供船基地建设,更好地满足航运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需求。”

  为支持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顺利开展,北良港海关与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密切协作,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组织研究制定监管方案,专人跟进指导账册设立、简单加工业务申报、燃料油入库等工作,及时解答企业疑难问题,确保该业务顺利落地。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