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气象“千里眼” 黄精连年大丰收

  本报记者 许刚

  5月14日,在辽阳市辽阳县八会镇八股村,一片依山的田地里长满了宛如毛笔尖状的山野菜——笔管菜。辽宁八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红伟连根刨起一棵笔管菜,只见其根茎宛如生姜,“这就是新鲜的黄精。”宋红伟说,黄精对环境和气候要求很高,只有连续生长4年以上的才能入药。10年前,他开始种植黄精,如今,八股农业的黄精种植基地已达1700亩,成为辽阳市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的企业。

  记者走进基地,由辽阳市气象部门设置的一套四要素省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套单雨站格外引人注目。“黄精喜欢温差大的环境,但怕干旱、怕日照,最怕天气异常。气象部门可帮了我们大忙,每天的天气状况都及时发送给我们,天气异常时会提醒我们及时应对,避免受灾。”宋红伟说。

  “气象观测站和单雨站就相当于我们的‘千里眼’。”辽阳县气象局局长杨丹宁说,观测数据要素包括气温、雨量、风向、风速,数据通过GPRS实现无线传输。同时,围绕黄精繁育、管理和采收等关键农时和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直通式发布给八股农业。

  以前,基地管理基本靠经验,现在有了气象数据助力,黄精连年丰收。宋红伟说,八股农业每年起收400余亩鲜品黄精,利润达7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300余户农民种植。

  与此同时,辽阳市市县两级气象部门联合省生态与遥感中心、江苏理工学院、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制定了黄精气候品质评价标准,通过分析黄精主要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助力辽阳县黄精于2022年、2024年获评“特优”级气候品质等级,八股农业的黄精成为业内认可的知名产品。

  “刚刚采摘加工的黄精产品供不应求,已经全部有了买家。”指着库房内一袋袋整齐堆放的黄精中药材,宋红伟开心不已。

  喜事接连不断。5月7日,辽阳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省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阳县政协、八股农业所属的石泉中药材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黄精气象科技小院。各部门将组建专家团队,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开展气候品质认证,提高黄精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研发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推动特色气象服务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