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环境 强产业 惠民生——建平县冲刺双过半让决战决胜底气更足

  建平县牤牛河两岸高楼林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本版图片由建平县委宣传部提供

  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净良食品生猪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

  建平县全力完成防沙治沙植树造林任务。

  核心提示

  热情的盛夏,活力的建平,决胜的战场。

  年中回眸,聚焦建平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距离观察其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路径,折射出全县上下政通人和、干群同心,抓重点、促落实、求突破,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

  当前,建平县正以“满弓”状态、“冲刺”劲头,势如虹、战正酣,不断巩固良好态势、扩大发展成果。走进建平,一股蓬勃生长的新风扑面而来,一首冲刺“双过半”确保“全年胜”的交响曲正铿锵奏响。

  优化环境  干事创业热起来

  决胜之战,一座奔跑之城全情投入。

  “还来得及吗?”

  “别着急,我给您办完再下班。”

  近日,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张先生在临近下班的时间匆忙来到政务服务大厅,欲办理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所需要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改革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面带微笑,一边轻声安慰一边为他办理业务,不让张先生再跑一趟,也为企业放线施工抢抓时间进度。

  虽然过了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的服务依然热情周到。“这样的延时服务已经是常态,同志们热情都很高,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和市场主体。”建平县营商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好局面是拼出来的,好形势是干出来的。冲刺的建平,方向明确:把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作为“先手棋”“关键仗”,以“营商”促“赢商”。

  一流营商环境要靠改革来实现。综合窗口既是服务企业百姓的“小窗口”,也是政务改革的“突破口”。年初以来,建平县积极推进综窗改革工作,科学规划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设置,认真梳理事项清单,设置6个无差别窗口、6个企业开办专窗、4个工程专窗、5个人社专窗及2个公安专窗,打造“进一扇门、取一次号、办所有事”的高效服务模式,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提升办事便捷度。

  改革创新随处可见,如何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商家喇叭噪音扰民、棋牌室噪音扰民、流动商贩喇叭噪音扰民……建平县聚焦市民反映的噪音问题,认真梳理涉及的13条相关法律条款,厘清了噪音扰民类问题涉及部门的职责边界,明晰了主体部门责任。县政府印发了相关文件,自2024年1月1日至今,12345平台受理噪音扰民类诉求问题共计198件,目前已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

  聚光成芒,集火成炬,点燃希望,照亮前路,这座城市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精彩与感叹。

  “根据以前的申报政策需要准备厚厚一叠的材料,现在不仅不用申请,奖励还能自动到账,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女士感慨道。原来,建平县通过“政策库—企业库”双向匹配机制,在筛查中自动识别到该公司符合朝阳市“开门红”奖补政策条件,很快将20万元激励资金拨付到企业账户。

  工作方法改变,企业获得感满满。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建平县全面梳理并向企业推送县级“免申即享”政策清单31项,涵盖人才奖励、惠企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免申即享”改革,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正是这一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数据共享、部门协同、智能匹配的政策兑现新机制在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企业发展中的显著成效。

  送温暖、送政策、解烦忧,纾困解难精准发力。

  在“双进双促”行动中,朝阳晋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面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现需要5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一处。县政府主要领导得知此事立即安排部署,经相关部门协调,目前企业扩建问题已解决。

  “是否可以建设夯土设施农业大棚?是否可以建设占地不超标的大棚看护房?”接到建平县榆树林子镇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咨询,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相关政策告知企业并协助企业办理相关审批材料,企业对此项工作非常满意。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建平县通过“双进双促”工作,选派干部“送政策、解难题”,帮助企业谋发展、定思路,企业生产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自“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收到选派干部反馈问题120条,经选派干部自身协调以及协调办理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协调推进,现120条问题已全部办理答复,办理答复率100%。

  补齐短板  产业发展强起来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新形势下,怎样把优势条件、丰富资源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新契机?

  破发展之题,谋振兴之路。建平小米绿色有机,颗粒均匀,营养丰富,色泽金黄,味道香醇。建平已经举办了四届杂粮产业发展大会,让建平的小杂粮广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

  从优势产业破题。建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平县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打造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围绕杂粮、马铃薯、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辛氏米业、怀志杂粮、源丰杂粮为龙头的杂粮产业链;以永乐食品、泽晟源农业为龙头的杂粮食品产业链;以北大荒薯业为龙头的马铃薯产业链;以新天泰食品、澳资绒业为龙头的畜产品产业链;以盛世天源、意成林药、百盛糖业、秀源果业为龙头的沙棘、中药材、甜菜、南果梨特色产业链,逐步构建具有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产业化和生态化的全产业链条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新格局。

  审视自身,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是建平县产业发展的坚实底座。

  近日,膨润土全产业链发展大会暨中国宠物猫砂产业经济博览会在建平举办。从丰富的膨润土资源到企业增资、携手央企,从传统的铸造土、球团土、泥浆土等主导产品,到新型环保猫砂、无煤铸造型砂、蒙脱石天然饲料土添加剂、蒙脱石天然洗护用品、有机覆盖剂等新型产品。有着“中国膨润土之乡”之称的建平县,在传统矿业转型之路上蹚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构建起从原矿开采到终端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格局。

  不仅是膨润土,铁矿、硅石、玄武岩等矿产资源丰富也是建平县的一大优势。于建平而言,初级产品居多,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低既是“产业之痛”,也是“破题”着笔之处。

  面对短板,建平县理性分析、客观对待、科学布局,成立矿产资源领域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围绕铁矿、膨润土、硅石、玄武岩四大矿产资源,摸清家底,绘制完善产业图谱,强化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坚持科技人才支撑,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通从初级原料到高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从补齐短板破题。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使“好资源”变成“好产业”。建平膨润土产业以中能建慧营、唯科东明为龙头,将传统的球团土、铸造土、泥浆土,通过科学配矿,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达到减量化、优质化、高效化,同时,将猫砂产品、饲料添加剂、防水材料、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膨润土产品做精做深。铁矿采选业以建平磷铁、盛德日新、深井矿业等重点企业为引领,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带动其他企业进行技改扩能、科技赋能,中国钢铁研究院与建兴集团联合创建省级实验室,打造中试基地,进行铁矿资源深加工研发,通过铁精矿粉深加工、直接还原铁、金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及冶金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延长矿产资源绿色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链,通过科技引领产业提升附加值……

  建平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这是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底气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从资源禀赋破题。打开观察窗口,一个个镜头串联起来:正月里,东西环岛文化广场举办综艺、戏曲文艺演出24场,观众达5万余人。举办高跷秧歌会演,参演队伍11支,演员800余人;年初以来,建平县还成功举办第二届冰雪嘉年华、梨花嘉年华、文冠果赏花等特色活动;首届辽宁朝阳建平迎旅发“美利达杯”自行车赛吸引北京、天津等9个城市参赛选手,省内外470人参加比赛;在近期朝阳市举办的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上,建平县深度展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非遗民俗、杂粮文化、红色文化……

  据了解,上半年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收入达239.46万元,接待游客6.2万人次;小平房景区旅游收入达70万元,接待游客3.1万人次。文体旅的“热辣火爆”,佐证了建平县持续打造城市消费场景,出台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实效。

  惠及民生  百姓生活美起来

  天朗气清好颜色,绿水青山带笑颜。

  7月的建平,绿意葱茏,夏花绚烂。在推窗见绿的公园放松身心,在牤牛河畔观赏两岸风景之美。蓝天白云常驻、绿水青山相伴。建平县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设美丽家园。

  走进沙海镇、奎德素镇、八家农场、黑水林场等地的退化林修复现场,一排排栽植完的侧柏绿意盎然,三棱状幼枝向四面延展,形成规整的扁平枝束,仿佛被无形梳篦精心打理过。在科尔沁南缘的退化林修复工作现场,一场央地合作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大会战正如火如荼展开。2024年6月,建平县与中能建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防沙治沙+”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综合植被盖度提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按照省辽西北1044公里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阻沙带规划,建平县治理任务309公里,占全部治理任务的1/3。葛洲坝集团委托国家林草局华东设计院为建平县规划编制了今年的8.41万亩造林任务作业设计。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路宽了,灯亮了,树绿了,环境整洁了,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图画正在建平大地徐徐展开。

  紧扣民生重点,突出群众期盼。年初以来,建平县接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集中开展“清干净 过大年”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主题活动开始,全面整治村屯、路域、河塘等农村环境。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突出重点、由点及面,重点整治主干线向村域拓展提升确保环境整治无死角。在抓好主干公路环境整治提升的同时,重点围绕域内高速口、高铁站和各乡镇场街连接处、与外省市县交界处,融合产业基地、全域旅游等多要素进行建设,以聚焦“美丽宜居村”为建设目标,以净化整治为重点任务,以切实增进群众福祉为根本,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为抓手,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域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

  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被定格为一个个让人难忘的瞬间。

  “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下水改造……咱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全都解决了。”6月26日,红山街道永康社区八号小区内,正在遛弯的王先生谈起老旧小区改造,满口称赞。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建平县已陆续改造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77个老旧住宅小区的楼体改造工作,共计154栋住宅楼,受益居民6961户,改造面积58.22万平方米。2024年8月,建平县又开展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已完成了5部电梯的更新改造工作并投入使用。

  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把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今年,建平县锚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重点围绕医共体、县医院停车场、高中体育馆、实验部食堂楼、供热、老旧小区改造、高层开通天然气、高层消防、充电桩、静态停车、广告牌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接下来,建平县将继续拼搏实干,不断塑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跑出加速度,打赢打好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李国恩

责编:杨 旭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