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孩子一起撒欢 社区跑团燃动暑假

  本报记者 姜雪

  8月10日,晚饭刚过,暑气未消,沈阳中海国际社区的林荫路上聚起点点“荧光”。

  “嘟——集合——!”一声洪亮的哨音响起。穿荧光马甲的陈晓昱站在人群前,马甲上“和平一校长白岛一分校社区跑团”的字样反光醒目。他是这个跑团的团长,也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每周末晚6点,集结号雷打不动。

  做完一系列热身运动,陈晓昱手臂一挥,“开跑!”一呼百应,大大小小的身影浩浩荡荡涌过,脚步声噼啪作响。一位妈妈边小跑边瞅向身边:“女儿,借你光了,带我运动!”

  这场持续两年的社区跑,源于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2024年初,沈阳市教育局推行“加强假期学生体育家庭作业锻炼计划”,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以“家校社”协同之力,强健学生们的筋骨。于是,和平一校长白岛一分校副校长王丹想到一个主意:“孩子们天然喜欢扎堆,不如顺势把‘单打独斗’变成‘团队作战’。”

  这个灵感的落地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双减”政策深化推进,学校又恰好处在学生高度集中的5个社区中心,更有一批热心家长主动请缨。于是,由12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多个“跑团”出发了。体育老师和社区工作者规划环形安全路线,家委会买来了荧光背心,各班成立“健体群”分享运动心得……

  寒来暑往,社区跑团渐渐点燃了小区的运动热情,它像磁石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家长群内打卡,朋友圈里晒图,线上线下满是孩子们奔跑的汗珠与笑脸。到这个暑假,跑团已经壮大到17支分队近千人的规模。每个周末,小区院子里都像过节。

  “稳住!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队伍前方时不时地传来团长陈晓昱的提醒。队伍中段,名叫李欣博乔的9岁男孩小脸通红。陪跑的爸爸呼哧带喘,嘴角却漾起压不住笑意:“这小子……以前跑一圈就蔫儿。现在,我撵他,有点费劲了呢!”

  这样的转变比比皆是。王丹掰着手指头举例子:五年级的金禄然甩掉3公斤肥肉,六年级的马曦越从跑800米“要命”升级成5公里“小菜”,四年十班跑团自发组建“爱心陪跑小队”,很多家长苗条了、结实了、健康了。“跑团鼓励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在其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王丹说。

  数据显示,开展“社区跑”两年来,该校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提升0.2%,体质健康合格率攀升1.12个百分点,超九成家长反馈亲子关系显著改善,也在陪伴奔跑中意外收获了自身的健康。

  “坚持住!隔壁小区也在跑呢。开学亮亮相,看谁惊艳谁!”排头一声高喊,带着“挑衅”的鼓励点燃了斗志,脚步声骤然加密。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