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雪
8月25日清晨,来自广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李启业走出沈阳北站,第一次踏上东北的土地。他略显疲惫却又满眼期待。几小时后,他将前往世界500强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报到试岗。
“驿站管理员知道我是乘早班车来的,特意提前安排了房间。”李启业入住人才驿站,放下行李,长舒了口气,“不用拖着箱子去面试的感觉,真好。”他随即拨通视频电话,向2000多公里外的家人报了平安。
李启业毕业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一份来自沈阳的录用通知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凯捷咨询将研发部门整体搬迁至沈阳,正在组建新的技术研发团队。
在驿站走廊中,运营负责人邵建奎认出了这张新面孔。“在驿站住半个月,接下来怎么打算?”“半个月熟悉一座城市、一个岗位差不多,接下来我会跟同事一起合租。”邵建奎熟练地打开手机地图,帮助李启业圈画生活半径,“想省钱,咱看看附近这几个小区,走路上班15分钟,单间月租1000元出头。”他接着补充道,“小伙子,看房直接找我,不花冤枉钱。”
“生活补贴也别忘记申领。”邵建奎翻开人才驿站网络页面,几条沈阳人才政策链接醒目地映入眼帘,“在企业或普通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并符合申请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一次性领取2万元首套购房补贴,还可每月申领600元生活补贴,最多可持续3年。”初来乍到的李启业听得满眼兴奋。
位于太原街商圈的东旭酒店是沈阳人才驿站的两个定点之一。双人间内电视、空调、WiFi俱全,24小时热水保障。这里每年接待数千名像李启业这样的求职者,三星级环境让他们实现“拎包入住”。
“非沈阳户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五年内”即可申请。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运营的申请平台承诺24小时内完成审核,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和面试邀约记录。每年15天的免费住宿额度,还可根据求职周期灵活分段使用。
这种从“短期住宿”到“长期安居”的无缝过渡,正是政策设计的初衷。“我们解决的不仅是住宿问题,更是跨城求职的第一步勇气。”邵建奎道出了更深层的意义,“细算这笔账,一个毕业生初到陌生城市求职,每次面试若都要负担近千元的住宿费,很可能就望而却步了。这15天的免费驿站,恰恰给了他们一个认识沈阳、安心求职的机会。”
沈阳市人社局数据显示,人才驿站开通7年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以前总担心东北留不住人,现在发现只要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会来。”邵建奎一边整理房卡一边说。
午后,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陆续办理了入住手续。手机里那条“申请已通过”的短信,成为他们认识这座城市的温暖起点。15天免费住宿的承诺,为“孔雀东北飞”伸来梧桐枝。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