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航(右)在无人机群飞行表演现场协调各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智曼卿
曾任职杂志文化、摄影记者及活动策划的大连媒体人苏航,如今有了新职业身份——“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定义,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是从事无人机群飞行路线规划、飞行计划与飞行任务制定以及飞行现场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自2022年起,苏航主持的策划工作室已完成近20场大型无人机群飞行表演。“在很多人眼里,无人机群飞行很‘神秘’:那么多架无人机是如何起飞的?怎样做到动作整齐划一的?其实,只要提前根据‘剧本’方案完成无人机编队的电脑编程,一场大型无人机群飞行表演,只需要5名左右飞行服务技术人员即可,成百上千架无人机可以做到‘一键起飞’。”苏航说。
苏航说,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有点像一场演出的“导演”——无人机群飞行表演前期,根据主办方要求策划表演剧本,办理各项报备审批手续;中期,要与艺术工程设计和飞行服务团队协同,将剧本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定制出飞行表演方案的电脑编程;表演当天,要统筹各环节、各技术指标达到飞行表演要求。
“起初,每次通过对讲机下达‘立即起飞’指令时,心都提到嗓子眼。现在心里有了底,心态平稳多了。” 苏航表示,无人机群飞行涉及空管、天气、地面人身财产安全、大型活动安保、文化市场监管等多领域,容不得丝毫马虎,规划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天气情况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如今,无人机群飞行技术越来越先进,剧本创意设计则显得越发重要。“无人机表演的魅力在于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核心在于剧本设计及如何将内容完美呈现在夜空。”苏航说,她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创意和统筹能力。
苏航介绍,目前,东北地区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从业者不多,但无人机群表演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客户类型与表演场景不断拓展,未来将有更多人投身相关行业。“我的工作是以无人机为笔、夜空为布,向数万市民及海内外宾客创意解读城市文化、演绎城市浪漫诗篇。”苏航说。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