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过程中修建的考古工作棚,如今起到守护辽陵的作用。
看护员陈海学在整理辽乾陵出土的琉璃瓦。
骆驼峰因左侧最高山峰像骆驼而得名,山下白色的房子为辽陵看护房。
考古棚中摆放的《大契丹国广陵郡王墓志铭》用汉字镌刻。
本报记者 郭平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典籍中明确记载,辽代的显、乾二陵在医巫闾山,但具体在哪儿一度是历史之谜。我省考古工作者从2012年开始,经过连续7年的田野考古,终于确定辽乾陵方位。2019年,医巫闾山辽陵被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投身文旅发展的热潮,积极奔走,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现辽代珍贵遗迹而努力,宣传辽宁,宣传家乡。
壹 “外来客”引起的误会
完成阶段性考古工作的医巫闾山辽陵每天都会迎来慕名的参观者。戴着黑框眼镜,满脸探究神色的富云宵便是其中之一。站在人群当中,北镇市文旅局的同志以为他是前来采访的记者,而记者则误把他当作接待人员,因为他对辽代几处帝陵的分布、名称如数家珍。
攀谈后大家才知道,彼此误会了。
“外来客”富云宵是沈阳人,大学生。他利用假期,自西向东探访,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辽祖陵,到位于巴林右旗的辽怀陵、庆陵,再到我省的义县,参观奉国寺,然后又翻越医巫闾山,专门租车前来探访辽显、乾二陵。“我之前做过攻略,知道这里还没有开放,是根据新闻报道用导航才找到了这里,没想到这么巧,引起了你们的误会。”他对记者说。
回顾探访经历,富云宵不免抱怨:“从义县到北镇这段翻山路很难走。”听到他的话,同行的北镇市文旅局副局长翟宇佳笑着做了解释:“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北镇、义县之间正在修高速,穿山隧道已经贯通了,下次再来就会很畅通。”
陈海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医巫闾山辽陵的看护员之一。在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他可是个能人,有管理果树的好手艺。辽乾陵的东侧就有他管理的100多棵苹果树和梨树。他说:“我们的水果不愁卖,每年水果不出村就都卖掉了。”
大家选中陈海学来当医巫闾山辽陵的看护员,就是看中了他那股认真负责的劲儿。记者留意到,在人们谈话的过程中,陈海学悄悄地将富云宵拉到一边,叮嘱了一番,主要内容是告诉他在这片区域的一些注意事项。
陈海学说:“小时候,有偷文物的人来过,他们大都是冬天来,在地里左一个右一个地挖坑。现在,他们不敢来了!”他的语气笃定,带有乡村朴实的豪放劲儿。
记者实地探查发现,这个“他们不敢来”是有保障的——从北镇市区前往辽乾陵只有一条路可走,路的尽头就是新立村。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陌生人的到来都会引起村民的关注,加之遍布各处的现代监控设备,更不用说外来人员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了。
村里人说,今年的年成好,这里出产的水果无论是葡萄还是苹果、梨都长得好,特别甜。陈海学很开心,他告诉记者:“人们对辽代的历史故事还是很有好奇心的,尤其是萧太后,太有故事了。这里要是建成风景区就好了,咱村的水果不就现摘现卖了?”
从富云宵的身上,可以看出陈海学所说不虚。富云宵是来探访的众多辽史爱好者之一,有丰富的历史常识和知识储备。他从内蒙古辽祖陵一路游览过来,想法更长远一些:“我们完全可以规划一条辽代历史文化的观光线路,从西到东将现存的辽代名胜古迹系统地展示给人们。”
贰 绿色琉璃瓦码成的方阵
走进考古工作棚,一眼便看到用白色灰线标记出来的辽乾陵玄宫,也就是辽代帝王的陵寝。这座玄宫连墓道全长84米,最大宽度39米,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辽代墓葬。
从陵寝规模上推测,这里应该就是辽景宗睿智皇后萧氏的墓葬,就是那个被百姓津津乐道、大名鼎鼎的辽国萧太后——萧绰。
辽显、乾二陵沉寂于辽末金初。《契丹国志》载:“夏,金人攻陷上京路”后,将辽的宫殿陵寝焚烧略尽。
为找寻消失千年的辽显、乾二陵,我省考古工作者进行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从2012年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镇市进行了连续7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批辽墓。
北镇市考古和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周大利全程参与了这一工作。他讲道,辽乾陵玄宫的发现有一定意外因素。考古工作是从发掘地面上的建筑遗迹起步的,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绿色琉璃瓦和建筑构件残件,确认这里在辽代时应该有一组满铺琉璃瓦的高等级建筑群。因为辽继承唐文化,这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
在新立辽代建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南部发现3个盗洞,自东向西呈直线排列。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盗洞或属于3个依次排列的古墓,于是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勘探发掘,然而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3个盗洞形成于不同时期,目标是下面一个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辽墓,再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古专家的研判,最终确认了这里便是辽乾陵的一处玄宫,继而推测显陵也在周边。
医巫闾山辽陵的发现立即引起轰动。相关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调查、参观。为了更为详尽地解读辽代历史文化,周大利想了一个办法,组织人员利用考古工作棚空间,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小型“辽代文化展”,通过展板和图片、出土文物,详细介绍辽代五陵,辽显、乾二陵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考古工作棚北侧,考古工作者将清理发掘出来的绿琉璃瓦、灰瓦、青砖整齐地码放,共10个方阵,向人们诉说着1000多年前这里曾经的辉煌。
叁 介绍家乡的词儿越来越硬
医巫闾山辽陵在当地人心目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记者找到当地网红的一段直播视频。视频中,主播将辽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遗产价值讲得清清楚楚,从中可以看到当地人对辽陵的热爱。
“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辽乾陵所在地,后面的高山就是医巫闾山上最著名的山峰——骆驼峰。
“我们北镇医巫闾山是中国五岳五镇十大名山中的北方镇山。医巫闾山的山坳里,藏着咱们辽代的遗迹,既有乾陵又有显陵,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和馈赠,也是中华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佐证,是我们辽宁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遗址。
“作为中国历史上新的‘三国鼎立’时期,辽和西夏以及宋朝是并列发展的,我们去过宁夏,如今在那里的西夏陵已经成为世界遗产。
“我手里拿的就是最漂亮的中国‘只此青绿’,这样漂亮的琉璃瓦是很少见的,但是大家看见了,它们就像一座玉山堆在这里,这也契合了我们北镇医巫闾山出产美玉的传说。
“看着这些被发掘出来的文物,我们是非常有感情的。因为我们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我们就是看山人、守山人,我们也更想把它们保护和利用起来,我愿意为家乡代言。现在这里是村屯的一部分,我们设想,将来这里能不能建成一个遗址公园,建成辽代文化的一个沉浸的体验地,让大家一起沉浸式体验那段历史?
“当然,这会有一些困难存在,但是我想如果大家能够凝心聚力,就能够将这段历史完美地呈现给世人,传递下去,更多的人来介绍家乡历史文化以及特产。”
翻看视频,发现很多网红依托医巫闾山辽陵为北镇代言。12万亩梨园、20万亩葡萄,4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以及美食、历史人文都是他们直播的素材。“鸭梨、熏鸡、猪蹄、水馅包子,还有葡萄,吃的玩的住的,都有网红来直播,这些网红介绍家乡的词儿也越来越硬。”周大利说,“比如,‘沟帮子熏鸡,熏鸡中的战斗机’‘夏日炎炎,北镇葡萄最甜’等等。”
网红直播,受益的是村民。
北镇市从辽代就开始栽种梨树,现在已有12万亩。当地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把医巫闾山下的梨花海赐封为“塞外香雪海”。这里每年4月举办中国北镇梨花节,到今年已经是第35届。“咱村的梨真的火了,去年村里平均每户纯收入15万元!”北镇市罗罗堡镇闵家村党支部书记贺立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在同考古队队员对话中,他们始终把辽显陵、乾陵组合在一起。那么,葬有东丹王和辽世宗二位帝王的显陵在哪?这是当地人非常关心的另一个话题。考古队队员说,基本上可以推断琉璃寺为辽显陵的陵寝建筑址。
人们期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辽显陵、乾陵的发现,会给医巫闾山带来更多的亮点。
资料库
医巫闾山辽陵
地址 北镇市富屯街道
年代 辽
文物 筒瓦、瓦当、兽头、鸱尾、通脊砖等
价值 是辽代帝陵考古项目的重要突破,对于探寻医巫闾山显乾二陵的位置、布局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同时它也是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