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丽
“明明亲眼看着清洗的全过程,咋还能在眼皮底下就被偷走了5克黄金呢?”大连市民陈佳在看到最近“洗金手镯,竟被洗掉5克黄金”的相关报道后心里泛起了嘀咕,“我妈和我的黄金项链、手链、手镯都送到首饰店清洗过,咋知道是否被暗箱操作了呢?现在少1克,可是相当于被‘偷’了千八百块钱呢!”
陈佳的担心是不少人在黄金保养中遇到的困惑,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珠宝检测中心主任宋毅介绍,专业检测机构曾做过一系列的相关实验,要避免出现黄金首饰清洗中“看不见的重量变化”和“偷金”隐患,现场观察和掌握相关知识非常必要。
比如,清洗前一定要清楚购买时的克重,清洗时再现场称重。因为正常情况下,清洗掉的只是饰品表面和内部的污渍。清洗黄金,克重不会因为款式原因有区别,即使是磨砂表层(如古法黄金等)也不会因为清洗而产生损耗。就算消费者用牙膏打磨清洗,对于表面光滑度比较高的饰品可能产生划痕、降低亮度,但不至于造成重量损耗。可如果清洗后饰品表面出现花纹模糊、边缘变钝等情况就需要警惕了,有被“恶意偷金”的可能。
清洗的溶液非常关键,黄金饰品一般用超声波清洗,污渍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火烧的方式去除一部分污渍后再进行超声波清洗,这种方式能有效剥离污垢且不会损伤黄金本身。被“偷金”的情况,基本是掉进了“王水”陷阱。“王水”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刺激性气味,性质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黄色,消费者可以观察清洗液的颜色变化,如果清洗液变色或有异味,应立即停止清洗并要求称重。
会不会遭遇网传的“高频超声波震落金屑”“氰化钠溶液剥离黄金”等偷金手段呢?宋毅表示,这两种方法难度大且短时间不会造成克重明显减少,“我们实验室做过实验,日常饰品上脱落的金屑放在千分之一的天平上,天平不会发生度数变化,也就是说金屑的重量不到0.001克,用这种方式‘偷金’基本无利可图;氰化钠与黄金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75微米细度的金颗粒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全部溶解,而首饰清洗过程一般才10分钟左右,基本不用担心。”
黄金饰品如何保养从而避免多次清洗呢?珠宝行业专业人士建议:黄金比较软,为避免划伤,不同饰品日常不要混合佩戴;尽量避免接触含汞化妆品,汞渗入黄金会形成白斑,出现这种情况要找专业首饰维修店处理;购买黄金时现场复秤并保留好购买凭证,每次清洗后可以与购买凭证上的重量比较,一般相差超过0.02克时,要及时提出异议。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