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携程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指出,假期赏花游订单量相比上一阶段环比增长了45%,众多山岳类景区的热度急剧攀升,进而带动“村游”订单量显著上扬。回乡祭祖潮与现代度假方式的相互融合,已然成为今年清明旅游市场的一个关键特征,而辽宁地区,尤其是沈阳,在这股旅游热潮中展现出了极为亮眼的表现。
辽宁旅游市场活力凸显
沈阳旅游市场表现亮眼
截至4月4日,在整个清明假期,辽宁的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6%。从客源地来看,北京、长春、哈尔滨、上海、长沙成为当地的主要客源地;而辽宁居民出行的热门目的地则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成都。张学良旧居、沈阳故宫、沈阳方特欢乐世界、千山、大黑山风景区成为当地备受游客欢迎的热门景区,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沈阳在清明假期的旅游市场中成绩斐然。截至4月4日,沈阳的机票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17%。其主要客源地包括北京、长春、大连、哈尔滨、鞍山;沈阳居民出行的热门方向则是大连、北京、锦州、丹东、鞍山。在沈阳,张学良旧居、沈阳故宫、沈阳方特欢乐世界、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森林动物园等景区人气爆棚,成为当地的热门打卡地。这些景区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为沈阳的旅游市场增添了浓厚的活力。
“堵山”与“村游”
引领旅游新风向
今年清明期间,“堵山”现象意外取代了传统的“堵车”,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多个山岳类景区,由于游客数量过多,纷纷发布了限流提示。根据携程数据显示,在近一周的时间里,这些景区的累计搜索量环比涨幅均超过了80%。随着“轻户外”风潮在全社会的广泛兴起,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的户外活动深受家庭出游群体的青睐。与此同时,这股热潮也对景区周边的酒店价格产生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在今年的清明假期同样呈现出十分火爆的态势,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民俗游、赏花游和古镇游成为其中最为热门的三大主题。赏花游的假期预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了45%,像洛阳牡丹文化节、林芝桃花节、天津海棠花节等相关节庆活动,有力地拉动了当地搜索热度环比呈现双位数增长。
在当下祭祖与度假“双向奔赴”的大趋势下,北京、上海等城市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或者丰富的旅游配套服务,成为热门旅游地,并且持续向低线城市释放回乡祭祖潮。携程研究院分析认为,“节气+文旅”模式将成为旅游企业创新产品的重要手段,为旅游市场注入全新的发展动能,推动旅游市场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报记者 周学芳
辽宁日报社 主办 辽沈晚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