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㉘|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清代牙雕的巅峰之作

  文物 档案 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这件工艺品为摆饰,由十块象牙雕件组成,其间以旋拧的螺扣相接,构思极为巧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转心象牙球由顶球、台柱和底座三部分构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上部顶球镂雕十余条健龙穿行云间,内外共有二十二层同心套球,每一层是独立转动的小球,同时镂雕十四个圆孔,球球相套,层层都能转动,反映了清代高超的牙雕技艺。(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转心象牙球示意图

  北京故宫藏16层牙雕镂空套球

  本报记者 商 越

  本期导读

  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是我国象牙雕刻中一件独特又奢华的工艺品——顶球从外到内共有22层同心套球,每个套球都能自由转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因此又称为“鬼工球”。它是中国古代微雕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能工巧匠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融合西方车旋技术的成果。

  壹

  从外至内共有22层同心套球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以下简称“转心象牙球”),这件工艺品构思极其巧妙,反映了清代高超的牙雕技艺。

  转心象牙球全高52.2厘米,由顶球、台柱和底座构成。顶球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十余条健龙穿行于云层之间。神奇之处在于,顶球从外至内共有22层同心套球,每一层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球,球球相套,层层都能转动。

  台柱分三节,中间为一小套球,六层透雕,纹饰与顶球相同。下部雕7个脚踩祥云的仙人。底座为透雕卷草云龙纹四足座,玲珑剔透。仔细观看,整件文物由10块象牙雕件组成,其间以旋拧的螺扣相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忠华告诉记者,转心象牙球又称“鬼工球”,是来自广东的一种传统牙雕。称它鬼斧神工、奇工巧艺毫不为过。因为这个顶球直径仅12.9厘米,最外层的云龙纹雕刻,厚度约1厘米,剩下的厚度要被内部21层同心套球均分,还要留出转动的缝隙,所以每层的厚度不足4毫米。这样的工艺,不仅要求球体要薄,里面还要层层透雕,最里面的几层小球雕刻面积小,还不能被外面几层遮挡,雕刻这个顶球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件工艺品有怎样的来历呢?辽宁省博物馆典藏部主任李慧净告诉记者,转心象牙球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从省文物店征集来的。按工艺水平分析,它不是民间工匠能够制作完成的,它的透雕、圆雕工艺特别精湛高超,纹饰繁杂,符合清代皇亲贵族的审美情趣,能代表当时手工艺制作的水平。制作转心象牙球非常费时费力,民间少有流传,而且民国早期仿制的艺术品达不到这种精美程度。因此,专家推测,其可能为清宫散佚文物,制作年代应为清朝中后期。

  贰

  牙雕技术在清代有三大流派

  象牙雕刻又叫牙雕,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在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已经开始磨制兽骨、牙材。动物的牙、骨、角材质统称牙材,这其中以象牙最为稀有珍贵。

  考古发现,我国牙雕至少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曾出土象牙器皿和牙雕。周朝时期,贵族和诸侯手持象牙笏板,是当时身份的象征。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如《战国策·齐策》说:“孟尝君出行,至楚,献象牙床。”晋代《邺中记》载:“后赵季龙作象牙扇。”

  “明清两代是我国牙雕发展史上的高峰阶段。”王忠华说,在明代以前,因民间缺乏象牙,牙雕工艺发展比较慢。到明代时,牙雕吸收了竹、木、犀、石等雕刻工艺,开始显露光芒。福建泉州是明代重要的通商口岸,进口牙材方便、丰富,其牙雕工艺闻名一时。

  牙雕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尤其以康、雍、乾三朝最为突出。由于与南亚、非洲各地的经贸交流频繁, 这一时期的牙材进口量大,促进了牙雕的快速发展。宫廷与地方相互影响,形成了以广州、苏州、京城为中心的牙雕技艺三大流派。

  广州牙雕以镂雕、透雕、浮雕、牙条编织和拼接组合等技法著称,代表作有球、扇、龙舟、塔、花篮等。究其原因,是清朝的国策使然。1757年开始,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即封闭闽、浙、江三海关,只留下粤海关继续对外贸易,这使广州成为当时西洋船只进入中国的唯一口岸,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牙材大量输入广州,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在广州珠江沿岸一带逐渐形成了牙材原料贸易市场。牙雕艺人多聚集于此,形成行市,牙雕工艺和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苏州牙雕产地(包括南京、杭州、扬州等地)地处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技师们在创作题材上吸收了竹雕、吴门画派等传统,在技法上追求意境,创作的作品以精雕细琢的小型牙器见长,风格古雅、野逸、秀美。

  北京牙雕的兴起是在清朝早中期,主要面向达官显贵,乾隆时期达到创作高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宫造办处制作的牙雕。其作品属于各地流入的牙雕工匠为皇室制作的精品,融合了各地区不同技艺的长处,风格精致华丽、典雅高贵,尤以雕刻人物闻名。

  叁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牙材和车旋工艺

  中国的牙雕工艺虽然历史悠久,但如转心象牙球这样的多层套叠同心圆结构、各部分之间用螺扣相连,需要技师有几何知识和精确的计算能力,这在中国传统技艺中非常罕见。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个转心象牙球是中国传统工艺与16至17世纪的欧洲(主要是今德国及周边地区)车床旋削分层工艺结合雕刻而成,它是中西方传统工艺技术融合的成果。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多件象牙球工艺品,它们是清宫中豪华的陈设品。其中一件象牙球有16层,每层12孔,厚不及两毫米。据清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太监胡世杰交象牙仙工球一件,传旨,着酌量配一座”。这段记载表明,从乾隆初年开始,广东就进贡象牙球到宫中,将广东象牙球的制作时间推前到18世纪初。

  通过清宫档案,研究人员发现清宫确实有加工牙材的西洋旋床工具。如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粤海关的一份年贡进单中,有“拱花洋旋床一座”。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时有洋人协助操作旋床工具,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造办处发现西洋旋床没有配套铜盘,于是“着西洋人汪达洪同西洋旋床之人”去查验。《活计档》中还明确提到用西洋旋床制作各式象牙盒。这些记载表明,当时清宫已经在使用西洋旋床制作象牙工艺品。

  从文物和史料记载可以确信,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带来非洲和南亚的牙材,也带来了先进的车旋分层、螺旋组合等制作技艺。这条以南海为起始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泉州等港口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今天我们看到的转心象牙球,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带有东方审美,又融合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其实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手记

  小微雕大乾坤

  商 越

  在我国极其丰富的传统雕刻门类中,牙雕属于最为精细、独特的微雕工艺。除了牙材,微雕还可以在玉石、果核、竹木等材质上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因此被历代称为“绝技”。在微雕作品中,挑战细微雕刻只是技师的一门技术,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拥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才是我们最应该传承的文化瑰宝。

  微雕艺术表现内容非常丰富,工艺难度也非常大,需要技师有很高的书画功底和独特的运刀技法。这就要求技师不仅要学习丰富的文学、艺术等知识,熟练掌握造型能力,还要锻炼手、心、眼的协调能力,尤其是手的感知能力。如辽博珍藏的一对核舟,以橄榄核为原料,以苏轼“赤壁夜游”为题材,将不足5厘米的小小果核,雕刻成二层船舱,比《核舟记》所记载的那件核舟刻法更为细腻复杂,是微雕中的精品之作。因为很多微雕靠肉眼无法分辨,雕刻时全凭技师感觉和经验,这种“神刻意雕”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练习获得的手感。

  微雕技师还要甘于寂寞、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不能急功近利贪图捷径。其实,微雕是一件很繁重,很耗费时间、精力和体力的劳动,不仅需要耐心,还要有超强的定力,想要入门学习牙雕等微雕,一般要三五年才能掌握技艺,但要想雕刻出真正的艺术品,没有十年八年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牙雕匠人,通常需要十余年的学习与磨炼,然后进入创作黄金期,因此,创作者必须对微雕具有浓烈的执着和热爱。

  一件优秀的微雕作品,追求的是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和含蓄耐看的内在感染力,它不仅给人以文化的熏陶,更能给人以精神的激励,所谓“小世界演绎大乾坤”。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民间传统艺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更多的民间艺术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学习微雕艺术。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也需要有关部门创造各种条件,吸引热爱艺术、勤奋好学的青年人加入进来,共同弘扬传承祖国微雕技术。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制图 隋文锋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