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代学人的一场珍贵对谈

  

  张家鸿

  看点

  《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是一部采访集,更是作者和当代学人的珍贵对谈。周有光、钱谷融、许渊冲、吴小如、屠岸等29位当代学人的风采,在纸间呈现。作者通过文学这条线索,展现学人对事业超乎常人的痴情,他们把自我理想与家国情怀寄托于笔下。作者不仅写出了学人的创作业绩,更描绘出他们的人格魅力,从中感受时代脉搏跳动的痕迹,探寻中国文化精神的须根。

  从文学出发

  构建斑斓多姿的生命气象

  舒晋瑜的《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以下简称《风骨》)呈现了一代学人的人生轨迹。作为学术成果强力支撑的是学者身上的人格魅力,与艰深、晦涩的学术相比,人格则是读者肉眼可见、心灵可感的,其带来的感染力更为长久。

  读中学时被同学嘲笑当不了作家的蒋子龙偏不服气,到图书馆拼命看书,他把《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一部部啃完。从年少开始,蒋子龙就有一股终其一生的“狠劲”,一旦认定的事情不管多难也要做完,对文学更是如此。

  风骨,并非一个人的全部,却是舒晋瑜印象中最深刻的,也是学人身上最闪耀的性格因子。若要探求风骨与学术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前者是后者的源头与背景。无风骨则无震撼人心、引人心动的学术成就,这大抵是可以确信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先生的著名判断。舒晋瑜访谈的对象在各自领域的骄人成就可谓有目共睹,影响深远,而这种影响若无学术与道德的兼而有之,是很难想象的,也是无法存在的。

  在这部作品中,舒晋瑜不再被纯粹的作家群体局限,而是通过文学这条线索,把采访对象延伸到学者或学人身上。当然,他们的身份亦不单一,从事学术研究取得成就的同时,有文学作品存世。就他们个体来讲,很难说亦不必论孰轻孰重、谁主谁次,这些丰富的存在构建出斑斓多姿的生命气象。

  在学术场域

  呈现星光璀璨的学人群像

  在《风骨》中,舒晋瑜用不少笔墨梳理出学人的学术履历、思想变迁、观念转换,体现出她细读著作之后的全面把握与深刻认知。除却研究者的判断,舒晋瑜还有知音般的感动。

  在《草婴:像小草,更像战士》的采访手记中,舒晋瑜写道:“他正熟睡,面容苍白平静。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握住老人露在薄被外的双手。”因为这双手从1942年起就为中国读者带来众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俄罗斯文学的窗户,向他们展示巴甫连柯、莱蒙托夫、肖洛霍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人创造出的文学之美。握着老人的手,至少可以给他暖意。握着老人的手,仿佛可以感知他的一笔一画是如何在纸上流淌的。握着老人的手,仿佛可以聆听他因文学而激荡的心跳声。

  这不是舒晋瑜第一次动情。在舒晋瑜这里,被采访的学人既是冷静审视的对象,也是她铭感于心的源头。他们有学人的共同身份,更有普通人的弱的、老的、瘦的、矛盾的、慌张的、畏惧的许多方面。大学者吴小如的夫人患病,他自己因脑病猝发靠药物维持,他需要每天处理各种琐事,读写与学术只能放下。目睹吴小如的境况,舒晋瑜告别时虽然笑着摆手,转身却涌出泪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人们既是强者,还是弱者,更是需要抱以关切之举、同情之心的普通人。读者借阅读走近学人,中间有或多或少的隔阂。舒晋瑜则不同,她因直接采访对方,走进对方生活与研究的独家场域。感受他们富有书卷气的风度,感受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感受他们坚守学术原地的艰辛,感受他们渐入老境后的无力与柔弱。李晓虹评价林非的话,用来概括舒晋瑜对待学界前辈的方式也是合适的:“在与文学界前辈的交往中,林非始终怀着一种尊重,但这是对才华的珍视,对人格的敬重,与权力和名气无涉。”

  舒晋瑜因采访遇见的是有血有肉、有痛苦有欢乐、有坚强有羸弱、有勇敢有胆怯的人,遇见的是真实的人。处在同样的生活频道上,才有撞击出更多火花的可能。诚如舒晋瑜在《后记》中所说:“我喜欢和老人聊天。他们的学问是常人不可企及的,他们的通透、豁达、谦逊、包容却潜移默化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和他们相处的短暂时光里,聆听他们所经历的风雨人生,试着体会他们的生命感悟,我觉得自己也渐渐变得充实丰盈了。”岂止是喜欢,已然感恩。

  在《风骨》中,学人的家或书房是一个场域,舒晋瑜和学人对话的空间亦是场域,而当代更是一个宽阔的场域。它是学人的成长时空背景,也是舒晋瑜的观察点。作家的创作与学者的研究需经受各种考验,还要拿出令人信服的代表作,为活色生香的文学提供有温度的人证与物证。马识途、许渊冲、任溶溶、屠岸、宗璞、彭荆风、徐怀中、李国文、邓友梅、邵燕祥、冯骥才、韩少功等人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荣付出自己的心力,并在其中留下独特的印记与声音。

  踏上文学之路就意味着精神创造,意味着不断走向并参与建构高贵、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正如舒晋瑜的内心自述:“我只是尽可能地展示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识,希望以第一手的资料,尽可能多地向读者呈现星光璀璨的学人群像。”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