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耕读文化展亮相省图

  “惟砚作田”展从中国传统绘画角度带领观众了解“耕读文化”。本报记者  杨  竞  摄

  本报讯 记者杨竞报道 11月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惟砚作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艺术展”在省图举行。此次展览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介绍“耕读文化”,分为三个模块:“渔樵耕读的符号”“士人对耕作的反哺”“儒隐隐于耕”,通过23 件作品,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耕读”世界。

  在中国传统古人家庭中,“耕读传家”一直作为家训存在,是中国古人对于自我理想生存状态的凝练表达。所谓的耕读,不仅仅是耕作与读书——“耕”泛指一切农事活动,包括渔、樵、织等;“读”是指围绕着读书而展开的各类文化活动,例如教育、科举、丧葬、祭祀等。“因文人们是‘耕读文化’的主体,故此次展览中也增添了文人故事与诗词。”省图阅读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芦艺说。

  在“渔樵耕读的符号”模块中,有明代戴进的《渭滨垂钓图》,该作品为渔父姜太公奠定了一个与世无争、闲适旷达的基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耕与读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读书人而言,他们能够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在农业技术上,士人将底层耕农的经验汇聚、整编为系统的农书,对于农业生产规律的整理与总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在“士人对耕作的反哺”模块里,就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北宋开始,“耕读”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固定下来。当时,宋仁宗只许士族与农人参加科考的政策,让宋代的许多读书人参与“耕读”。“儒隐隐于耕”,与寻求出世解脱的道、僧之人不同,儒生耕读自给式的隐居,主要源自不得志,多半情况下属于无可奈何。农耕生活是他们躲避俗世喧嚣和名缰利锁的精神家园。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真正将耕读与归隐结合在了一起。他的归隐成为中国山水画归隐题材中的热门,与之一同印入国人文化记忆的便是读书人极为向往的“桃花源”。在“儒隐隐于耕”中,宋代李公麟的《陶渊明归隐图卷》和清代石涛的《陶渊明诗意图册》表现了陶渊明归隐时的心境,带领着仆从在山间游历与耕种,画面清新淡雅,诗意盎然。

  在中国传统隐士绘画中,最早的应该是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其描绘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集团“竹林七贤”。而明代仇英的《莲溪渔隐图》则描写的是恬静的莲溪渔家风光。这是一幅画家自娱作品,成为仇英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通过展览观众了解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耕与读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读书人而言,耕是他们的过去,也同样是他们晚年的生活。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出于生存的要求,农田上的人们,更需要讲究公平正义。这使得人们生来亲近自然,怜悯善良。所以耕读并举走出去的士子,恻隐之心始终存在。”芦艺说。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