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明 刘 飒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自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适应关系。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第二个结合”,推动了又一次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马克思主义用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有效解决了中华文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中华文明向“何处去”指明社会主义方向,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创新发展,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深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为回答“中国之问”提供了智慧,也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答案,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让中华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更具担当。
阐释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证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是我们党对“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是我们党高度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立,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把握文化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魂脉”和“根脉”,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基础和前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在把握文化建设规律中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格局大气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之正,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之正,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正。创思路之新、话语之新、机制之新、形式之新、模式之新、形态之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篇章。
【作者单位分别为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雷锋班’书信资料整理与研究”(23BDJ062)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闫尚
审核:刘新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