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农
潘岳是西晋文坛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辞藻绝丽,尤善哀诔之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哀悼其亡妻杨氏的诗赋。
杨氏的父亲东武伯杨肇本是潘岳之父潘芘的老朋友,一位官爵甚高的同乡前辈。杨肇早就认识潘岳并且很欣赏他,后来便把女儿容姬许配给他,这就是潘岳《怀旧赋序》所说的“余十二而获见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杨婚后共同生活了24年,共过患难,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已经年过半百的潘岳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杨氏去世之初,潘岳作《七哀诗》,伤心欲绝,说自己也活不长了,“先后讵能几,谁能弊金石!”其时又作《哀永逝文》,文中写亡妻出殡安葬的情形道:“尽余哀兮祖之晨,扬明燎兮援灵輴。彻房帷兮席庭筵,举酹觞兮告永迁。凄切兮增欷,俯仰兮挥泪。想孤魂兮眷旧宇,视倏忽兮若仿佛。徒仿佛兮在虑,靡耳目兮一遇。停驾兮淹留,徘徊兮故处。周求兮何获?引身兮当去。”文中将仪式、哀伤、幻觉和无奈糅合在一起来写,极能写出送葬的气氛,具有动人的力量。
一年后在服妻丧期满之际,潘岳又作《悼亡赋》和《悼亡诗》。《悼亡诗》三首,其中传诵最广的是第一首:“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这首诗语言很浅近而感情很深,“望庐思其人”等八句写到夫人生前的一些细节,如叙家常,真切动人。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
从此以后,“悼亡”就成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中一大类型。在封建伦理压力下,描写和抒发爱情有许多障碍,古人往往并无婚前的恋爱,有之也不便多写,而夫妇双方健在之时即使要表达伉俪情深一般也总是比较含蓄婉约。于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男女情感遂往往通过悼亡这一悲痛的题材喷发出来,后来名篇迭出,可以说都是潘岳作品的继续。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