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龙”生于八千年前阜新查海

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罐残片和龙纹示意图。

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长19.7米,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距今8000年。

河南濮阳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长1.78米,距今6500年。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提 要

  龙,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距今8000多年前、位于我省阜新的查海遗址,不仅发现了蛇衔蟾蜍筒形罐,还发现带有龙纹的陶片,更为重要的是,在位于该聚落址的中心位置发现了一条长19.7米的用石块堆砌的龙,这条石堆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龙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些考古发现,为“龙出辽河源”做了最佳注脚。此后,我国各地也相继发现了堆塑龙,这为研究龙文化的发展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实物资料。

  辽河流域发现 我国北方最早村落

  查海遗址,因村得名。

  这个地处辽宁西北部的史前重要考古遗址,三面环山,宁静平和,一条裹挟着晶莹冰碴的清澈小河宛如银链,从遗址附近穿流而过,蜿蜒向前。

  距今8000年前,在这处平坦的台地上,生活着一群史前先民,学者称之为“查海人”。查海人聚合成“村”,繁衍生息,耕作劳动,在丰富的想象与虔诚的祈求中,他们用石头塑造了原始龙的形象,至此,“龙出辽河源”有了考古学上的支撑。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起源进行过多角度解读。闻一多在他所著的《伏羲考》中指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闻一多的这段论述,对后来学者研究龙的起源起到了指向性作用。

  蛇是龙的原型这一说法,在距今8000年的查海遗址中可以找到痕迹。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南,是辽西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6年,考古工作队进行了首次试掘,此后,又进行了6次发掘,查海遗址面貌逐渐清晰起来:村子外围有壕沟环绕,防止野兽的侵袭;村子内部,密集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房子。已经发现的55座房址规则排列,大体是东西成排、南北成行,错落有致。经考古专家确认,查海遗址是辽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史前聚落遗址,被誉为“辽河第一村”。

  在“查海村”,除了房子是半地下式外,这里的生者与逝者同居一村,甚至有些逝者埋在了房屋内部。对此,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将其总结为“居址葬”与“居室葬”。“居址葬”指的是逝者埋在房子周边;而“居室葬”则是将逝者埋在屋内。

  在查海遗址已经发现的6座居室葬中,其中4座埋葬的是儿童,另两座居室葬里埋的极大可能也是儿童。这种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埋葬方式,在考古学家的研究报告中反映的却是查海人的精神世界。

  对此,郭大顺表示,“居室葬”这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体现了生者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也表现了查海人基于亲情产生了灵魂的概念,进而产生了信仰与崇拜,从而产生了龙图腾。

  “中华第一龙” 位于“查海村”中央

  这条长19.7米的堆塑龙横卧在山坡之上,位于“查海村”的中央。为了严格保护,当年发掘出土的石堆龙已在原址填埋,考古人员用相似的石块在原地、按原状重新堆塑出一条龙。

  站在山坡上,放眼打量这条巨龙:龙头朝向西南,昂扬向上,尾部朝着东北方向甩去,摆出了欲腾空飞舞的姿态。由于石块为红褐色,在阳光照耀下,巨龙仿佛嵌上红褐色鳞片,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愈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查海遗址的这条石堆龙为中华民族龙文化提供了更为具象的外形。石堆龙居于村落中央位置、下方有中心墓区和祭祀坑等重要遗迹。种种迹象表明,龙形堆石是“查海村”中最为重要的崇拜性祭祀遗迹,应该是查海人集合、祭祀之所,充分体现了以龙的非凡神形为代表的原始宗教的观念已经在8000年前查海人的心中形成。

  因为查海遗址的龙形堆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因此,这条石堆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1991年,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针对查海遗址出土了中华第一龙和世界第一真玉,欣然写了“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的题字。这8个字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在苏秉琦看来,查海遗址在中华文明的演进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还在查海遗址中发现过带龙纹的陶片和一个十分特殊的筒形陶罐,在陶罐的下半部有一个浮雕:一条蛇死死咬住一只蟾蜍的后腿。这条蛇,验证了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所讲的“龙的原型是蛇”这一推断,与陶片上的龙纹和遗址中发现的石堆龙相呼应。

  石堆龙、蚌壳龙、石龙…… 千余年里龙的形象不断变化

  龙出辽河源,并非偶然。

  首先,研究发现,查海时代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先民的生活由原来的采集、渔猎逐渐过渡到以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模式。

  在这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下,先民会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增产,加之先民对自然的理解处于原始阶段,于是就诞生了龙崇拜,这也是龙形象在诞生之初即被塑造、神化的过程。

  其次,查海时代原始农业定居生活加快了人们精神和思想的进一步交流,“查海村”的选址、葬式、葬俗和随葬品足以表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现象。研究专家认为,这一时期占据人类文化统治地位的是原始宗教,龙、蛇和蟾蜍崇拜实际上是一种造神的过程。崇拜需要借助艺术形式和审美情感,让崇拜对象更加高大完美才能满足崇拜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审美意识在龙崇拜过程中被强化、被升华,后被凝结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龙、蛇和蟾蜍三位一体的独特龙崇拜现象。

  有意思的是,除查海遗址外,国内多地出土过史前时期的堆塑龙,只不过,这些龙的堆塑时间比查海石堆龙的时间晚。

  1987年6月,河南濮阳仰韶文化遗址区发现一处距今6500年的史前遗址,在第一组45号墓穴中,出土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和虎分别位于墓室中部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其中,龙图案身长1.78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作腾飞状。

  这座墓中的蚌壳龙虎图被专家认定为是我国最早的“四象”构图:青龙白虎。蚌塑龙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蚌塑龙形。

  从距今8000年查海遗址的石堆龙到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蚌壳龙,堆形龙的形象不断被塑造。除这两处遗址外,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出土了用卵石摆出来的龙,距今5000年至6000年,只不过,这条龙的堆塑形象愈加生动,被称为“长江流域第一龙”。

  1993年6月底,考古人员在焦墩遗址的西北部发现了一条用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鹅卵石堆砌而成的、仿佛腾云驾雾般跃动的石龙。研究发现,对于这条石龙的堆塑,先民经过了精心设计——在预先铺好的红烧土台面上,先民勾画出图案,然后根据图案将鹅卵石摆放好。

  同查海堆塑龙方向差不多,这条石龙的头朝西,尾朝东,龙身全长7米。龙首高昂,张口吐舌,单角上扬,尾端上卷,背部有立鳍,腹部有四足。如闻一多所描述,这条石龙集合了多个动物造型,鹿头、鱼尾、蛇身、兽爪,它身上的卵石仿佛一片片鳞片,疏密结合,布局合理。龙背上方还有3堆斜向排列的卵石,专家分析,可能代表星座。在石龙的四周,还用卵石有序地摆塑出鱼、龟、蛇等水生动物图案,它们以石龙为中心,忠心守护在周围。

  辽宁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星德说,研究发现,龙起源于图腾,最初是人们对图腾的称谓,或者说龙与图腾是人们对同类事物的两种不同叫法。在龙的概念之下,是许许多多不同的动物形象,它们是不同集团的图腾物。后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龙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需求的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也是龙图腾得以流传千余年的缘故。如今,龙是尊贵吉祥、威武雄健,以及历经磨难后百折不挠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

  (本文图片由查海遗址博物馆提供)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