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述敦煌壁画跨越千年的魅力

  孟育芬

  看点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共有735个洞窟,完整保存了4.5万平方米壁画,历经10个朝代持续1000多年的不间断开凿,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石窟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其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和极为珍贵的藏经洞文献,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以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至元代10个历史时期为主线,妙趣横生地解读敦煌石窟艺术,细数莫高窟千年营造历程中留下的珍宝。

  解读敦煌艺术独特价值

  “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茫茫旷漠中的敦煌莫高窟,奇迹般地保留了10个朝代的壁画与彩塑。《“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一书中收录了莫高窟全部特窟以及不对外开放洞窟中的壁画、彩塑,可以一览莫高窟最精华的部分。莫高窟特窟的全称是莫高窟特级保护洞窟,都是历朝历代开凿的极具研究与保护价值的洞窟,具有较普通窟更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更为丰富。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书的前言写道:“犹如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的飞天,从画中飞身而下,扑面而来,娓娓讲述敦煌壁画中定格的精彩画面,分享富有启示又给人以希望的壁画故事,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魅力,向读者展现古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和宏大沧桑的历史变迁。”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研究院成立于1944年,是负责莫高窟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单位,今年已成立80周年。那些曾为敦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大漠隐士”段文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都曾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院内的专家对敦煌石窟相关知识也是了如指掌,可以说,敦煌研究院是最了解敦煌壁画和彩塑的机构。此次敦煌研究院从专业角度出发,选出50个洞窟、100幅壁画,按照朝代顺序,用系统讲述壁画的100个故事,带领读者深度巡游莫高窟经典石窟,感受敦煌文化艺术跨越千年的生命力。书中内容不局限于对壁画本身的分析阐述,还关联了敦煌艺术出现的前因后果,打通了历史、艺术等背景,串起了敦煌石窟的千年风云。

  复现中国古典美学历程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的千年瑰宝,它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关于敦煌在人类文化中的显要地位,季羡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艺术几乎复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在这里,可以系统而完整地目睹中国伟大的艺术宝藏和一脉相承的美学传统。《“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不是笼统地谈论各朝代艺术创作风格的区别,而是进行细致深入的分类梳理,构建完整的鉴赏体系。仅讲述唐朝时,就将其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此细分的原因是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以唐代最为丰富,唐窟约有200多个,四个时期的画风各异其趣。初唐时,东西交通尚未畅通,石窟形制与绘塑制作仍沿袭隋末,尚含有六朝遗风;盛唐时,客观条件成熟完备,石窟的装饰图案是敦煌图案中最精美的;中唐时,画风向结构严谨、工整、纤巧方面转化,尽管在人物性格刻画上远不及前代,但在山川意境、世俗风情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晚唐时期的敦煌艺术,交织着中原影响、吐蕃烙印和敦煌地方色彩诸种因素,出现通壁巨幅经变,大者有40平方米左右,画风趋于温和醇厚。

  在《“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中,从敦煌艺术的代表作“九色鹿”“飞天”讲起,到经典的“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五台山图》,再到冷门的“元代千眼千手观音像”都进行一一解读。聚焦于值得关注的细节,细讲最精微的局部,以莫高窟第57窟“美人菩萨”举例,这尊菩萨像的冠饰、璎珞及臂钏等处并非简单的平面绘成,而是呈立体式的微微隆起于墙壁。在突出墙壁的部分,其表面还贴有金箔,使得整幅作品更显华贵,醒目异常,这是因为运用了敦煌壁画敷金技法。此法分为三类,即贴金、描金和沥粉堆金。较之贴金、描金而言,沥粉堆金更是绝妙,就是在作品主体的粉线、粉点上以贴金的方式予以装饰,第57窟菩萨身上的装饰即属于这一范畴。书中又写道,此法与时下庆生之时所食蛋糕上方奶油的制作手法较为接近,又像是日常洗漱时挤牙膏的环节,不可谓不奇妙,讲解得十分生动、贴切、有趣。

  细赏“墙壁上的博物馆”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这本16开、近600页的重量级“大”书,浓缩了近300幅艺术杰作,全是敦煌艺术精华中的精华。书的封面设计十分跳脱,没有选用大家熟悉的九色鹿、飞天、反弹琵琶等元素,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一幅不那么“敦煌”的壁画作为封面,即莫高窟第23窟北壁西侧上部的一幅雨中耕作图。画面中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田间阡陌纵横,药草花木生长茂盛。一位农夫正在田里挥鞭策牛,辛勤耕作,另一位农夫肩挑麦捆,冒着大雨,急步归家。画面下部,在山花烂漫的地头,农夫、农妇及孩童坐于田头,父子捧碗吃饭,农妇正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气氛温馨,富于诗意。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是艺术的殿堂。敦煌莫高窟整个景区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400多尊彩塑雕像,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个洞窟包罗万象,为了保护洞窟,减少旅游对洞窟的人为损害,洞窟内没有灯,由讲解员用手电筒照着壁画讲解。而手电筒微弱的光源无法照亮所有的细节,游客无法欣赏洞窟的全貌和壁画的细节。《“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全书每一章节配图都与内文完美呼应,介绍一幅壁画或者彩塑时,都是先放全景图,再放细节图,揭开敦煌壁画的神秘面纱。这种“贴着看”国宝的感受,哪怕是亲自到莫高窟都很难体验到。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