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鲁迅有关的那些小物件及其他

  《鲁迅文物经手录》是一部严谨细致、情境完整的作品,叶淑穗把一个真实切近的鲁迅介绍给读者。这部书亦可被视作一部别样的鲁迅传记。它把与鲁迅有过交集的一个个物件串联起来,并不以时间为顺序,却拼接连缀成鲁迅的一生。不求完整,只求在某个侧面或某个阶段、某段情感,有如实温热的呈现。

  许广平去世后,周海婴主动将家中尚存的鲁迅手稿捐赠给博物馆。这其中有鲁迅辑录的《易林》手稿404页,还有鲁迅在1933年9月《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版上的修改手迹,这也是鲁迅对此书的最后修改本。北京鲁迅故居存有鲁迅亲手记的《家用账》三册,其中记着每逢年节给女工的赏钱。鲁迅故居南屋是会客室,里头有鲁迅的25个书箱,这其中,有8个是鲁迅于此居住时就有的。

  《鲁迅文物经手录》这部书搭建了一个别样的朋友圈,先有鲁迅生前建立的朋友圈,后有叶淑穗因鲁迅而结缘建立的朋友圈。诚如叶淑穗所言:“他们那种对鲁迅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书中记录了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送小水盂给鲁迅的许羡苏,于这一年4月底到5月初一个多月时间里,经常往返于鲁迅躲避通缉暂住的三家医院与西三条故居之间,为他送书、报、衣服以及食物。在1976年许羡苏给叶淑穗的回信中,详细道出小水盂的由来。它于头发胡同地毯上被买到,许羡苏把它送给鲁迅,后来成为鲁迅故居的文物。小水盂虽普通,却是友情的见证。

  因为鲁迅,叶淑穗与许羡苏、章廷谦、曹靖华、唐弢等鲁迅生前好友或同道建立起联系。“每次我们告辞的时候,曹老总是一再挽留,要和我们多聊一会儿。”惜别总是依依,不舍的包括叶淑穗在内的鲁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往事一幕幕,在叶淑穗脑海中无休止循环播放。

  从曹靖华、唐弢、冯雪峰等人的手稿、题签本、书信,到叶淑穗几十年来围绕鲁迅与鲁博所做的一切,这是鲁迅文学事业与文物遗产的坚韧传承。《鲁迅文物经手录》写出独特的鲁迅,从亲见前辈们回忆与鲁迅有关的点滴至隔着文物贴近鲁迅,既是流逝的时光之河,也是鲁迅在叶淑穗心中形象与地位的一再确认。

  许广平深知鲁迅作品的价值与鲁迅本人的意义,因此她一再捐出与鲁迅相关的文物,并且为鲁迅博物馆的建设增添力量。叶淑穗同样深知这层深意,这正是她几十年来在博物馆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付出的精神动力。

  《鲁迅文物经手录》也是一部充满温度、饱含情感的散文集,以鲁迅为当仁不让之主题。叶淑穗既把鲁迅视作学术研究对象,更把他看作是一个鲜活可感的人。文物经手,文物因了手的触摸,携带温度。尽管鲁迅先生已逝去近九十载光阴,触摸文物,仍能感受物品背后的人世浮沉以及种种情意。

  书中记录了很多有温度的往事,如置身历史现场一般具有感染力。比如鲁迅与许羡苏亲如一家人,鲁迅对韦素园早逝的悲痛与想念,唐弢为保护鲁迅在北平的藏书与各书铺打招呼,70多岁的周作人带着工作人员实地查看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冯雪峰跨越千山万水把唐卡带到上海送给鲁迅,曹靖华临终前交代子女要把仅存的9封鲁迅亲笔信捐给博物馆,王士菁于昆明在找一部鲁迅著作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第一部《鲁迅传》……

  “70多年过去了,我对鲁迅研究从懵懂无知,到刻骨铭心地热爱这份事业。鲁迅故居的一砖一瓦、鲁迅手稿的一笔一画、鲁迅著作的一字一句、鲁迅生平中的一人一事……至今都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里,我的工作就是我终身热爱的事业。”因为这份热爱,叶淑穗在一次次如同置身历史现场之后,又自主创造了历史现场,让更多读者因她而遇见鲁迅、了解鲁迅、喜欢鲁迅。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