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打通古今的路

  顾 农

  认真读过的书有可能成为人生事业的支柱,只是必须从早。如今年老眼花,许多大好光阴用于闭目养神,无可奈何;长时间读书而无倦意的黄金时段,已如幻梦一去不复返了。

  读书进步最快的是大学时代,其时所读之书多而且杂,谈谈对我影响最大的三部。

  其一,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起初读的是金文渐(很久以后才知道是舒芜的化名)先生的点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稍后偶然在琉璃厂旧书店买到一册初印本。购读两种版本的刘著讲义时,我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读二年级,而刘书原先乃是当年为本校“国文门二年级”授课用的讲义。

  刘师培(字申叔,1884年~1919年)是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出身于扬州经学世家,学问很大,经历复杂,他从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可惜到1919年11月就英年早逝了。刘先生这部讲义系统地清理排比中古文学家的传记、重点作品和文学批评的材料,提出若干分析,著名的结论很多,例如其中有一条说:“晋代之诗,如张华、张载之属,均与士衡(陆机)体近;然左思、刘琨、郭璞所作,浑雄壮丽,出于嗣宗(阮籍)。东晋之诗,其清峻之篇,大抵出自叔夜(嵇康);惟许询、支遁所作,虽多玄言,其体仍近士衡。自(陶)渊明继起,乃合嵇阮之长;此晋诗迁变之大略也。” 提纲挈领,启人深思。鲁迅对刘师培这部讲义评价很高,见于1927年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和1928年2月24日回复台静农的信中。

  刘书中有些地方我不大理解,或者也可以说并不完全赞成。我本来就对中古这一段文学颇有兴趣,读了刘书以后更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野心,于是毕业论文选了《文心雕龙》作为论题;很多年以后又推出了《中国中古文学史》上下册(凤凰出版社2022年版)。为了修建这一段篱笆,我先后撰写过相当一批论文、札记和书稿,此前大抵已分别面世。回顾当初发奋著书的因缘,同早年认真研读过刘书,深感是一根坚实的桩基大有关系。

  其二,《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林庚、陈贻焮、袁行霈三位老师主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这部资料共分十三个部分:魏晋民谣、建安诗文、正始诗文、西晋诗文、南朝小说、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东晋诗文、宋代诗文、齐代诗文、梁代诗文、陈代诗文、北朝诗文,对所选的作品均有详细深入的注释,又有内容丰富的种种附录。把这部书吃透,中古这一段文学就大抵有全局在胸了。陈老师正给我们讲这一段文学史,我读这部刚刚出版的上下两册参考资料时感到特别亲切来劲,当时曾写过若干读书笔记,选取一部分请陈老师批阅订正,书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则作出记录,逐一请教,又曾大胆挑了一点书中的毛病。陈老师夸奖我读书认真,对我的某些推论提出质疑,又高兴地说:“你将来就来搞中古文学吧!”从此以后,我为这一段文学史前后忙了几十年。

  其三,《鲁迅全集》。此前,鲁迅的作品我曾经读过若干,全集没有通读过,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到1966年春天我们快要毕业的时候,学校宣布不做毕业论文了,在燕园里多待了近两年,于是得以读了不少过去来不及读的书;其间我们一帮学生又弄了一个小组,集体编纂《鲁迅语录》。因为是统稿人之一,我认真研读了《鲁迅全集》和《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各十卷)的大部分,眼界从此不同。所以后来一直以鲁迅研究作为自家学术小园地里的一个副中心,同时注意运用鲁迅的思想来指导和促进自己的古代文学研究 。在鲁迅研究方面我出版过《与鲁迅有关》(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诗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两部小书,手头还有大批已发表散稿尚未成集。在我新近推出的《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中华书局2023年版)一书中,则大张旗鼓地援引并发挥鲁迅的意见,试图走出一条打通古今的新路。

  中古文学—刘师培—鲁迅,我曾经沿着这条路线往前走,只可惜现在美人迟暮,已不大走得动了。

  作者简介

  顾农,1944年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以研究汉至唐文学、鲁迅学为主,著有《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中国中古文学史》《诗人鲁迅》《己亥随笔》等十余部,另有散文、随笔多篇。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