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
聚焦科教兴农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沈阳农业大学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沈阳农业大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沈阳农业大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百年办学积淀,始终不渝秉承科教兴农报国梦
沈阳农业大学连同其前身办学历史已逾百年,1952年,由著名农业科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张克威教授担纲,以复旦大学农学院与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为基础创办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沈阳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
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本科专业。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机构115个。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构成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平台和柱石。
牢记育人使命,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事业航程
学校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战略,带领全校师生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育德、育能、育责上下功夫,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人才。72年来,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6万余人,成为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
学校秉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术育人理念,打造最美育人环境、最舒心学术环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人才强校筑基,始终锚定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勇毅前行
2015年,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由院士、杰青领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6人,其中,教授282人,副教授409人,博士生导师300人,硕士生导师91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人才达到27人次;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2人;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
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人才培养、引才育才和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攻关突破、激励制度改革、管理服务创新五大提升工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制度创新和大平台打造,实现引才聚才、培才育才,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人才强校战略。
科技创新强农,始终牢记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大使命
学校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力东北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中心和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打造立足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种业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重大民生需求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牵头组建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通过联盟平台建设,实现校地共建校企融通,凝聚多方合力,开展联合攻关。
学校不断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助力守好“三农”基本盘。2017年6月,国内第一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在沈阳农业大学成立,陈温福院士带领团队向粮食安全最大的问题“藏粮于地”发起冲锋。李天来院士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率先突破了北方蔬菜的“生命”极限。而今,他又立足粮食安全和“大食物观”,深耕园艺种业创新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在高水平科研的引领下,几代沈农人自主研发的寒富苹果等已成为我省农特产品的亮丽名片。“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38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388篇。
投身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时代答卷人
聚焦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沈农师生永恒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学校先后选派274个科技特派团、600余名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组建38家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组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重点围绕辽沈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组建专业教师和博士生专家团,成立3000多个调研团队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把农业科技带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出一条延长农业产业链、助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目前,已在全省14个市30个县(区)100多个乡(镇)设立了科教基点,建立科教兴农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农业人才30多万人次。
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坚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建立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设立推广型和乡村振兴特岗职称系列等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先决条件。目前,学校签订“五技”合同年度总经费数额已由2017年的2457.4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亿元,其中,植物保护学院张世宏教授团队完成的“基于嗜盐曲霉菌系的秸秆腐解与障碍土壤修复技术”,以1200万元技术交易额完成转让,标志着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跃上新台阶。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体沈农人将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建设中奋楫争先、勇当先锋,将科教兴农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范守君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