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教育生态 擦亮优学品牌

沈阳市浑南区教育局

做优教育生态 擦亮优学品牌

  沈阳市浑南区教育系统思政课上进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沈阳市浑南区中小学举行“赛艇嘉年华”。

  浑南区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本土化推广。

  全省幼小衔接成果推广及研训交流活动现场。

  “幸福三餐”工程让沈阳市浑南区学生在学校用餐美味又健康。

  沈阳市浑南区开展“阅读强基”工程。

  提要

  沈阳市浑南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高标准建设、高素质队伍、高水平保障为抓手,加快强改革、补短板、提质量、优生态、创特色,打造“不一样的优学”特色幸福教育品牌,让“安全、健康、乐学、成长”幸福教育理念创造性落实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党建为引领 守住幸福教育“生命线”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实施优秀青年思政教师党员发展计划,建立思政教师党校培训体系,实现思政教师到党校进修率达到100%。

  做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域中小学100%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修改学校章程,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助力学校办学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确保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完善读书学习制度,组建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团”、学校“理论宣讲队”,高中阶段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选修课、主题党团课。

  开展“党建+”教育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三亮一创”活动,深化“共产党员工程”建设,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建立党建品牌56个。2024年新增省级党建品牌案例5个,3所学校市党建规划课题顺利结题,8所中小学被确定为省“阳光校园”试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全区61家党组织集中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月,2024年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学习交流60次、学生活动50余次、党员示范课100余节、教学改革成果20余项,有效促进了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挖掘域内创新资源,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30余次,万余名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5000名学生参与红色研学活动,评选“明德少年”3808名、“三好学生”1707名。家校共育品牌“蒙正讲堂”累计开展18期,共630节课程,开设“家教15分钟”微课堂120余节、建立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服务团队,自愿结对83对,向家长广泛传播了科学教育理念。34所中小学成立青年家长学校,开展“千师访万家”大家访专项行动,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提供强力支撑。浑南一小、沈理工附校获评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沈理工附校获评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浑南一中等11所学校获评市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基地校,北师大沈阳附校、建大附小、沈理工附校、浑南八小等4所学校获评第三届辽宁省文明校园。

  以提质增效为主线 筑牢幸福教育新基座

  实体化运行两大教育集团。浑南区秉承“教育集团一体化,四个学段一盘棋”理念,成立智慧、创新两大教育集团,智慧教育集团包括区教育局花语幼儿园、白塔小学、浑南二中、五十一中学,创新教育集团包括浑南九幼、浑南九小、浑南九中、浑南高中,两大集团实行集团内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贯通培养,减轻学生家长的中考焦虑,从办学体制上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目前,两大集团均实行实体化运作,开发各学段引桥课程,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新渠道,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开展集团活动30余次,通过教学理念互通、教学内容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通教学壁垒,积极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均衡发展。

  打造“峰峦计划”学前教育新高地。以区教育局花语幼儿园等5个顶峰园为主体,构建12个高峰集团,引领36所星级园,形成顶峰引领、高峰支撑、高原助力、平原跟进的办学模式,搭建学前教育共同成长平台,成为辽宁省唯一“安吉游戏国家级实验区”。在实践探索中把“安吉游戏”本土化推广融入区域课程改革中,整体实施,试点推进,统一认识,顶层设计改革方案,分批分类推动,以点带面推广,实现了园所环境、教师游戏观念、幼儿游戏方式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促进儿童在游戏中自主、快乐地学习成长,相关经验做法《课改视角下“安吉游戏”本土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在《辽宁教育》成功发表。目前,浑南区学前教育及幼小衔接已经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承办辽宁省幼小衔接观摩示范展示现场会。

  小学阶段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办学。印发《浑南区关于加强“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在全域范围内形成“每所学校都有特色、每个孩子都有特长”的育人格局。浑南八小建立“STREAM项目化学习”课程体系,与辽宁男篮合作,成立首批“辽宁青少年篮球培训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训练平台,先后荣获全国篮球特色校、辽宁篮球高水平训练基地等称号。建大附小依托沈阳建筑大学优势资源,研发“小小建筑家”课程,“满族人家”艺术工作坊荣获全国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获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学校”称号。浑南区实验小学依托沈阳音乐学院资源,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特色,京剧作品《穆桂英挂帅》获全国“小梅花集体节目奖”,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播出,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展示活动。

  初中阶段实施“强腰工程”。全领域开放校园、全方位解读政策、全视角剖析浑南区优势,有效推进小升初生源回流。以校地合作推进中学提质,成立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沈阳建筑大学附属中学,在党建活动、课后服务、社团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百姓认可度和口碑得到极大提升。深化新课程变革,建立课程改革校际共同体,逐步建设区级深化课程改革示范学校,以示范校为样例推进指向深度学习、思维发展的高阶课堂实践。全面落实“阅读强基”三年行动,建立书香校园“阅读评优”激励机制,持续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活动。

  高中阶段实施“优质资源”整合行动。全面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行动。创新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组织区“新课标”“新课程”学科专项培训,开展“双新”理念指导下的全区岗位“大练兵”,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让青年教师成为课改的主力军。浑南高中积极推进“一校多品”发展模式,打造“一馆两厅三区N室”学校科创中心,为学生创建沉浸式科技学习空间;发展体育特色项目,与沈阳市手球队、满天星足球俱乐部等知名体育俱乐部合作,提高训练专业性和科学性,争取在体育类高考中闯出新路。

  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围绕浑南高新区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引导和鼓励职业学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企业积极投入、学校主动服务的良好局面。与统战部门共同推进浑南区职业教育协会设立工作,搭建政策宣传、理论解读、经验推广的交流平台。开展技能惠民生活动,通过政策直通车、幸福进社区(村屯)、职教大篷车、出彩职教人等活动,推进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幸福教育协同发展。

  以乐学成长为引擎 跑出幸福教育加速度

  找准支点,构建全域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浑南区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 ,强化‘五育并举’”重点任务,立足将国家课程做“实”、地方课程做“活”、校本课程做“精”,因地制宜打造“智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为学校特色办学提供有效课程载体。

  集中资源开设全域特色课程。浑南区结合区域大面积紧临浑河的优势,组织各校将赛艇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推动赛艇课程与国家体育课程深度融合,针对不同年级每周或每两周开展一次赛艇课程,实现全域学校普及。经过3年来“赛艇进校园”工作的实践探索,浑南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沈阳国际赛艇中心三方联动,编制赛艇校本指导手册,持续长效推进“赛艇进校园”工作。

  建立馆校协作机制。浑南区拥有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档案馆等丰富的场馆资源。区教育局积极组织优质的实践教育资源进校园,将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生态环保教育、大国工匠教育等直观生动地传递给学生,累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百余场,参观人数达9万余人,各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场馆实践活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和活动,深挖场馆教育资源内涵,为全域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健全校企联合机制。充分发挥域内特色资源优势,对接中职高校、企业、俱乐部及各类别协会,用好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辽宁歌舞团附属艺术学校、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省合唱协会等各类资源,着力打破学校“有场地、有生源”但“无师资、无技术”的资源不平衡问题,共同开展校内外教师培训、输送专业师资、编写校本培训手册,通过教育局搭平台、学校开课程、学生选项目,使学校校本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增设天文、建模等特色课程39项,中小学“智慧+”特色校本课程累计达832项。

  夯实“健康第一”理念,护航学生幸福成长。多措并举促进未成年人心灵健康。建强思政课堂主渠道,遴选8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基地校,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开展“大思政”精品课推送活动,构建分段教育活动体系,开发“抗战烽火”“长子情怀”等4条红色研学线路,帮助全域5万余名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国防铸魂”撬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创建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兵工魂 育新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联盟,开放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兵器广场、兵器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虚拟仿真中心等国防教育基地,运用“数字化国防教育中心”VR体验馆,建立具有特色的“国防+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累计接待浑南区中小学生1万余人次。

  特色路径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引进辽篮、辽乒、辽排、李永波羽毛球俱乐部等社会体育资源,全力推动“阳光运动2小时”,开展覆盖23项体育项目的全区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联赛”系列赛事和赛艇嘉年华活动,建设面向人人的“教会、勤练、常赛”赛艇进校园全链条,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提升。针对“小眼镜”“小胖墩”等突出问题,推进“明眸皓齿”“温馨教室”工程,域内学校所有教室都配备先进护眼照明设施,引进专业医疗设备,对接专业医疗资源,为学生提供体检服务和报告分析。

  全域项目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进专家团队,实现全域心理健康测评全覆盖,生成教师、学生等六大人群评价报告5万余份,申报《心理健康课程区域一体化探索与实践活动》省级规划课题。开展11所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试点校建设,构建六大主题贯穿幼小初高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心理健康”工程有抓手、真落实、全受益。域内学校均建成并开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五十一中学获评辽宁省学生心理健康特色校建设单位称号。

  树立“关爱一老一小”理念,扩面“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构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阵地。稳步推进域内35所中小学与112个城市社区、23个农村社区结对,在师资、课程、教育服务形式等方面拓宽社区教育发展空间,针对各年龄段人群学习需求全面实施百节精品课进社区、确保课程覆盖率100%的“双百”建设工作,实现全龄段、全覆盖“两全”社区教育目标,线上线下累计送课2万余课时,实现社区课程覆盖率100%,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建设“幸福教育课程超市”。服务“一老一幼”两个重点人群,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授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按照“社区点单,学院送课”的方式,在社区广泛开展合唱、舞蹈、国画、书法等特色课程,周送课班次达到45个,周参与3000多人次,形成“一座难求”的热烈场景。

  扩大社区“三大讲师团”队伍。组建500余人的社区讲师团,针对社区各年龄段学习需求开发课程40余门,保证社区课程的丰富性和高水准。构建“双驱双进”教育政策社区“直通车”,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全龄段、全覆盖“两全”社区教育目标。

  以综合改革为航标 勇当幸福教育探路者

  协同发力,支撑学校特色办学改革有序推进。强力推进教师队伍培优工作。浑南区深入实施“雁阵计划”,开展分类分层分段精准培训,在全系统形成“头雁领航、群雁翱翔、雏雁展翅”的雁阵效应。特别是在针对年轻教师的雏雁展翅行动中,区校联动组织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开展适应性培训人均120学时,创建新教师的区级引领、校级引领双导师制主题研修模式,助力新教师提速成长。这些年轻教师有激情、有技能、有潜力,为学校特色办学积极出点子、上课堂,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中坚力量”。

  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实验项目落地。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浑南区申报的3个区级项目和沈理工附校、浑南三小教育集团等7所学校申报的校级实验项目均获评沈阳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实验项目。浑南九小荣获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特色办学经验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入选《2021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20个学校案例之一,“‘一堂两段三清’课堂结构改革”项目获评2023年沈阳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浑南区“以评价为牵引 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获评2023年沈阳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成果二等奖。深入开展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经验获评辽宁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多个项目被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推进“幸福三餐”工程。充分满足学生在校生活需求,帮助家长解除后顾之忧,打造温馨、舒心的人性化就餐制度,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早餐、晚餐,有效解决家长下班晚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吃晚餐的急难愁盼,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五十一中学等11所学校为1.5万余名师生提供了“幸福三餐”服务,浑南一中等18所学校开设早午两餐,为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评价牵引,形成竞相创新生动局面。实行“揭榜挂帅”机制强化学校改革主动性。对考评体系“加分项”的6条赛道、36个具体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主动对标认领揭榜制改革课题,自主组建攻坚项目团队研究实施。充分赋予学校在组建团队、使用经费、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鼓励各学校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助推教师事业化、校长专业化、学校特色化发展。

  实行“十件实事”机制,汇聚特色办学各方合力。立足以“微改革”“微创新”助力特色办学“小进步”,浑南区组织开展围绕学生需求、教师需要、学校治理三个方面的“十件实事”行动。各学校通过全校师生大范围提案征集等形式了解师生心声,思考现阶段学校特色办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措施。通过这一机制,督促学校切实以师生为中心,将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切实解决到位、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效。

  实行学生“多元评价”,让学生在特色办学中“真成长”。浑南区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把发展素质教育、推进特色办学落到实处。

  浑南区将牢牢坚持全面育人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懈怠、高质量发展不松劲,围绕“安全、健康、乐学、成长”幸福教育核心内涵,努力走出一条以创新谋出路、以质量谋未来、以生态谋幸福的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子,擦亮“不一样的优学”特色幸福教育品牌,书写新时代强国教育浑南篇章。

  陈 勇

  (作者系沈阳市浑南区教育局局长)

  师说

  深耕内涵发展 勇攀强师高峰

  沈阳市浑南区教育局局长 陈 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到2023年教师节前夕寄语广大教师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调教师是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为区域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浑南区教育局在沈阳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耕“教育内涵发展”一条主线,聚焦“质量、乐学”两大主题,坚持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重要引领,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以教师之优书写“不一样的优学”浑南教育品牌。

  以教育家精神厚植立德树人育人情怀。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要求全体教师不忘初心使命,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标准,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致力于培养让党放心、具备爱国情怀且能够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浑南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成立“兵工魂 育新人”浑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为契机,开发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打造大批精品课程精品教案,选树区域“十佳”思政课教师,推送市级大思政精品课24节,全面提升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11所市级思政课改革创新基地校,与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等十余家场馆基地建立合作育人关系,持续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推进了我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以教育家精神促进高尚师德师风建设。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浑南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教育家精神作为师德师风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深入开展“过廉节,树清风”专项整治行动,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同时,开展“清风校园”评选活动,加大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师廉洁从教意识,使广大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严规范自身言行,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争做师德师风模范,勇做教育教学先锋。

  以教育家精神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教育家精神强调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要引导广大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方式、提炼提升育人本领。浑南区坚持以深化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形成教师队伍管理与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合新局面。全域中小学100%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已完成审查评定。一年来,组织教育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十余场,推动校长“拓视野”“长见识”。组织中小学校长、主任听评课大赛4期,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交流分享活动17场。全面升级教师队伍提升“雁阵计划”,开展新教师岗前集训、岗位适应性等培训,选育82位优秀教师充实到区级各学科领军团队,助力区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浑南区将矢志不渝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重师德、培师能、强师资、暖师心,进一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特色幸福教育品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