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臧红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要充分发挥辽宁工业门类齐全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数字技术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速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断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新引擎。

  一方面,加快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辽宁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工业基础软件、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提高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开展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推动核心智能技术研发,加快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装备新产品,不断提高生产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推广。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企业销售、服务等经营外围环节,向研发、设计、生产等内部环节延伸,实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企业产品更新迭代。推广应用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技术,推动制造业生产模式由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生产,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制造业产业范式革新与产业数字化升级。

  以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从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来看,当前数据基础设施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要加强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组合高效协同。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积极构建全省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稳步推进5G基站、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沈阳、大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及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协同联合,实现算力资源高效建设利用与汇聚联通,推广普惠高效的算网服务。加强算力资源统筹,提高高性能智算供给,打造制造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

  加速人工智能模型应用落地。围绕冶金、化工、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落实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一批重点领域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大模型产业孵化平台落地,支持原生大模型开发、行业大模型开发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孵化,打造大模型产业标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攻关,探索更多传统场景方案与AI技术融合并落地应用,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分行业、分区域打造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装备制造业、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领域建设“产业大脑”,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供应链网络化协同效率,提高工业产品全流程管控能力,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以挖掘和利用数据要素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数据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通过对数据要素的挖掘、分析和利用,促使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实现创新性配置,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加快出台数据产权、交易流通、安全治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探索建立工业数据确权、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规则规范,让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开发利用有章可循。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实现数据可视、可管、可用、可信。培育数字要素市场,构建数据收集、加工、共享、开放、交易、应用等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资源有序、高效流动与利用,激发数据要素活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丰富数据行业应用场景。围绕传统产业重点产业链,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全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在汽车、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电力装备等领域,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提升产业协同性及管理效率;在冶金、石化等领域开展数据可视化以及成本、质量、安全动态跟踪,提升能源管理和安全环保能力。推动数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产品和领军企业,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构建数据要素生态体系。构建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层次数据流通。发挥人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从数据全生命周期引入各类风投、基金、股权等多种形式资本,形成全周期金融链,满足制造业数字化需求。积极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培养“数字工匠”,形成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