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臣君 刘海搏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终评活动上,抚顺地秧歌《山花闹》、大连长海号子《喊海》两部洋溢着辽宁山海之间劳动生活热情与乡土豪迈情感的作品入围终评。其中抚顺地秧歌《山花闹》作为开场演出,乍一亮相便成为全场焦点。
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共设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4个类别共20个奖项。
本次终评,共有十余个省区市的23支队伍亮相山花·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终评现场,辽宁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二。600余位各族演职人员同台展示,广场歌舞、鼓舞鼓乐、舞祥瑞(舞龙、舞狮)、民歌等各个门类的表演作品,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艺视听盛宴。
流行于抚顺地区的地秧歌,火爆、矫健、豪放,被誉为“辽东山区的烂漫之花”。此次入围终评的作品《山花闹》在抚顺地秧歌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创新,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营造出既火爆热烈又幽默滑稽的表演氛围。舞蹈中的“大场——走阵”和“小场二人场”表演,生动再现了满族人民英勇善战、骑射为本的民族风情。
长海号子是曾流行于大连长海地区的一种富有海岛特色的劳动号子。《喊海》取材于渔民的海上劳作,以渔歌为演唱形式,在一唱三叹中袒露情怀,在渔歌互答中表情达意,展示出闯海人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
“我们要把大海赋予的声音和激情传递给现场观众。”长海号子传承艺术团团长刘玉来介绍,长海号子从海洋劳作而来,作为劳动号子的一个代表,以高亢悠扬、粗犷辽阔的声音传递出特殊的人文内涵。而第一次出征山花奖的长海号子传承艺术团,大多数成员都是业余演员。
“我们团队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者,参与这个节目并不是为了追求专业水准,而是以海洋和劳动为主题,展现一种粗犷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我们选择的成员都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对表演的热情,才是我们节目最核心的元素。”刘玉来笑说,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面对如此多的观众,团队的整体表现没给乡亲们丢脸。
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邰振龙告诉记者,《山花闹》的表演者包括各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为了更好地展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从去年5月开始,就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舞蹈内容、表演形式、服装头饰等方面进行优化,力争在8分钟之内将抚顺地秧歌的最精华的部分展现出来。此次,艺术团共有32人参加表演,其中年纪最大的演员已经74岁,最年轻的32岁。年龄构成,体现了抚顺地秧歌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将地秧歌演绎得淋漓尽致。
编辑:王天琪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