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加速迈进——我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  孔爱群

  短短两年,一个崭新的科技创新高地拔地而起!

  10月15日,大连高新区,英歌石科学城正式开城。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汇聚了200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1000多名科研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实验室在这里集结成群,20多家企业在这里注册,30多个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不止英歌石。

  7月1日,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启动区开园,首批33个项目正式签约,智慧之云、科学家工作坊交付使用。

  年初,沈抚科创园启动建设。目前,已有中国医科大学、沈抚科技成果验证中心等15家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与海克斯康、中国联通共建的辽宁双智数字赋能中心投入运营,联合省引导基金、光控基金设立用于支持成果转化的10亿元光控(辽宁)基金已签署协议。

  发挥沈大“双核”引领和沈抚创新高地作用,近几年,我省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抓手,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化改革、厚植沃土,汇聚“第一资源”,澎湃“第一动力”。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5.6%,总数超过3.3万家;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8%,达到1308.3亿元;新增两院院士6人,创近年新高;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674.4亿元,增长8.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投入强度创十年最高值。

  筑“底座”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主路边的一幢红色楼房,就是辽宁黄海实验室的“新家”——一个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新园区。

  “这是用来生产储氢瓶的气瓶数控缠绕机,我们从6月中旬开始搬迁,已进场各类设备60余台套。”辽宁黄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实验室已组织设立两批共17个自主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的储氢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将推动车载Ⅳ型储氢气瓶批量制造一致性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和数智化柔性产线国产化发展。

  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原创性成果上,需要聚合各方面英才联合攻关,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

  2022年9月,我省以全新体制机制组建了材料、辽河、滨海、黄海4家辽宁实验室,赋予实验室选人用人、科研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自主权,探索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两年来,辽宁实验室以项目为牵引集聚各类科研人员698人,与鞍钢等重点企业共建应用型创新平台10个,启动实施自主科研项目71个,推动在辽转化科技成果181项,合同总金额达6.4亿元。

  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的同时,我省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辽宁材料实验室与苏州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员互派、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与航发集团依托606所共同筹建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已承担两项太行实验室任务,组建75人科研管理团队。目前,我省已获批1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重大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利器。为此,我省先行投入启动科技基础设施预研。累计投入超11亿元启动3个大装置预研,“大连先进光源”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并进入装修设计阶段,已申请26项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完成大型设备采购工作。

  实践反复证明,基础研究之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越枝繁叶茂。

  加强基础研究布局。我省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探索择优滚动长周期支持机制,组建东北大学“深部工程安全开发与利用”等9家省基础科学中心,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等重大科学问题实现突破。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省创新攻关组织方式,围绕氢能储能、先进材料、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实施6个科技重大专项。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深海装备用金属材料、集成电路装备、食品加工等重大战略方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7项。

  同时,我省在战略高技术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国内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等一批大国重器问世,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自主研发的绿色液体推进技术、全球最大级别动力定位穿梭油轮等重大创新成果实现应用。

  以“我之所能”,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辽宁,正向着“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加速迈进。

  畅“链条”

  今年,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石磊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螯双金属”催化剂,成功在恒力石化全球单套最大产能的3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合成装置上应用,显著提升技术指标。催化剂可多次循环使用并大幅度减少消耗量,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亿元。

  科技成果只有“落地”,形成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近两年,聚焦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我省出政策、强中试、优服务,不断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通转化链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速。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专章设置成果转化条款,明确供、需、服三方利益分配机制和产权激励机制,单个成果转化项目最大支持额度达500万元。制定《关于完善辽宁省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区、各单位探索建立简便、实用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规范和流程。印发《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实施细则》,对在辽落地的科技成果给予资金支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聚焦成果转化中试环节,布局建设13家省级中试基地、37家省级中试平台、3家省级验证中心,形成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靶向推送146项公共服务事项。建立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库面向社会发布,累计入库科技成果4.5万项。强化东北科技大市场全链条服务功能,去年以来,开展小规模、高频次、精准化对接活动800余次,推进成果落地转化7500余项。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全省省级及以上科技服务机构达436家;依托在辽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全省累计培训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评估师等超3000人;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辽宁)”“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国家级活动,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贯通、全要素聚集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系列举措,成效明显。今年1月至9月,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939亿元,同比增长31.2%。

  “今年,聚焦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20个省重点实验室群,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多个部门,共同搭建“总平台+区域+重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与转化服务平台,引进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更多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辽落地转化。

  强“主体”

  10月9日,辽宁锐易医疗有限公司展示中心,企业产品低温系统(氩氦刀)令人耳目一新。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内第一台采用氩氦气降温升温的低温手术设备,具有精准、微创等显著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全新手段,“同时,公司对产品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30余项发明专利。”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

  一直以来,我省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健全孵化体系等方式,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与规模。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6%,总数达到近1.3万家;连续涌现3家独角兽企业。今年上半年,全省“雏鹰”“瞪羚”企业同比增长27%。

  培育科技“新苗”。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规范提升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转化服务功能,在孵企业4000余家。

  加强技术供给。目前共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600个,汇聚20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开展协同创新。20个重点实验室群集聚创新平台近千个,服务机构70余家,围绕高性能膜材料、钒钛磁铁矿等方向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做到产业有所呼,科技有所应。

  重视科技金融。全面推广企业积分制试点,新建6家科技支行,推出“辽科贷”“工银科创贷”等金融产品,组建总规模30亿元的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依托“创新积分制”,从近万家企业中遴选推荐2064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名录。

  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之外,我省还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遴选千名特派员“一对一”上门服务,为企业送技术、送成果、送政策,解决企业创新需求1046项。

  近年来,辽宁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抚顺新钢铁等8家企业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省已达47家。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东软医疗等2家企业获批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省达24家。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如今,在辽宁,两者如同一个双螺旋,深度融合、互相牵引、共同成长,为振兴赋能,助发展登“高”,必将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重塑辽宁新动能新优势。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