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君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于高校而言,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广大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践行的课题。
以科学的育人规律推动思政课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育人规律,不断完善教育内容、调整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在真学真信上下功夫,不断改进教育表达范式和话语体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是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逻辑体系、创新思维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研讨与实践。坚持系统观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从整体性出发,全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宏观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调控具体教学环节采用的方法、策略,实现有效融合。二是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更愿意接受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传播方式。为此,高校在课程教学中要克服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特点,找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的结合点,推动其与具体教学内容的互释、互解、互证,实现理论学习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三是要用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推动思政育人产生“化学反应”,就要掌握好运用教育方法的时机和节奏,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产生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全面贯穿思政课建设各方面。一是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系统阐述“第二个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二是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及时准确把握时事形势,深度挖掘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精准阐释主题本质,重点讲清楚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三是要讲清楚文化建设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等目标,深入剖析文化建设在这些领域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讲解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本身具有实践性特点。讲好思政课要重视教学方式创新对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作用。一是要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实践平台。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强化大学生理论素养,指导大学生在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领域广泛进行实践。二是要深化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实践平台,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一系列教学载体深入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养。三是要健全支持机制,形成育人格局。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践平台、评价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互相适配的支持机制,常态化持续推进。
以多元保障推动思政课建设。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举旗定向、把握大局,制定系统全面的教育规划,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一是各部门要共同参与,根据分管领域的特点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活动,开展常态化、分众化的专题性教育,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辅助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等渠道,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二是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拓展宣传路径。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文章,并及时推送思政课程、先进典型、学习心得等内容。创新宣传渠道,通过微视频、微电影等创新方式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微课堂”,发挥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使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形象化,拓展空间载体,丰富实践内容。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本文为 2024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策略改革研究”(LNYJG2024329)阶段性成果】
编辑:简丹宁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