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退休员工参观厂区。

  在企业文化展厅里寻找从前的印记。

  盾构机车间里,年轻的员工正向满头白发的老工人细心地讲解厂里的新设备、新技术。

  《大厂》的传承。

  本报记者 赵 雪  文并摄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久前,辽宁日报策划推出主题特刊《大厂》,以宏阔篇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辽宁“大厂”发展历程和突出贡献的画卷。特刊推出后,传播广泛,特别是在老工人群体中反响强烈。

  10月19日,近600位退休员工和员工家属,带着《大厂》特刊,走进北方重工厂区。虽然这里已不再是记忆里的模样,但却是当年梦想中的样子,陌生却又熟悉。

  这是他们的厂,也是他们的“家”。

  深秋的雨绵绵下了一夜,雨后沈阳响晴的天空变得翠蓝。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大门口三三两两聚集着人群,正谈笑风生。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头发已是皓白如雪。

  这天是北方重工组织退休员工和员工家属进厂区参观活动的日子,当厂区的大门缓缓打开,宛如开启了时光之门,人们鱼贯而入一如几十年前的样子,只是当年的他们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

  时光悠悠走过,如今,他们又回家了。

  荣耀

  铭记一生

  孙宪武92岁,吕常铎85岁。

  退休后的两人,再没有回过厂子。当两人再次走进厂区的大门,内心澎湃起无尽的激情。

  “一切都变了,完全认不出!”孙宪武喃喃地说,有对岁月荏苒的伤感,更多的则是作为“沈重人”的骄傲。

  1952年,不满20岁的孙宪武带着一脸自豪走进沈阳实验工厂的大门,成为一名电工。不久之前,他的工友们刚刚以极大的热情,冲天的干劲,在废墟上重建了工厂,炼制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就在孙宪武进厂的那一年,新中国首台5吨“蒸气—空气两用锻锤”在沈阳实验工厂诞生,开创了国内生产重型机器的历史。

  “那时候厂房都很简陋,设备也缺,但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孙宪武回忆,大型皮带机彻夜轰鸣,工厂里满是钢铁和汗水的味道。

  几年后,比孙宪武小7岁的吕常铎进厂成了一名钳工,和孙宪武是工友。“那时候一天干10个小时是常事儿。”“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抢开门红、抢进度!”吕常铎说,“每个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劳模。我也当过先进生产者,还得了奖状,特别骄傲。”几年前,吕常铎把自己的奖状捐给了沈阳铸造博物馆(今中国工业博物馆)。

  1958年8月13日,沈阳重型机器厂(北方重工前身)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大型自由锻造水压机的历史。孙宪武和吕常铎还记得水压机试制成功那天,工厂里到处是奔跑欢呼的身影,水压机上上下下站满了人,机器上铁铸的“沈阳重机厂”几个大字在红油漆的映衬下愈发显眼清晰。

  孙宪武说,刚退休的时候,左邻右舍谁家电坏了,他都会去帮忙修理,然后再骄傲地说一句:“我以前,沈重的!”

  70多年过去了,因为年纪太大,孙宪武的耳朵几乎听不见声音了,岁月渐渐把记忆从彩色变成了黑白,但那震天的口号声,厂区大喇叭广播的激昂的音乐声,依然时常回响在他们的耳边。

  于他们而言,那不仅是一段时光,更是足以铭记一生的荣耀印记。

  传承

  同心许国

  65岁的魏敏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走进这座工厂的时间了。只记得是一个夏天,父亲拉着他的手,一起走进了那扇宽敞的大门。

  “父亲是厂里的采购员,那时候厂址还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兴华北街。”魏敏记忆里的铁西区是“一片沸腾的工业海洋,烟囱冒着浓烟,空气里都是机器轰鸣的声音”。

  “厂子大门口有一棵大杨树,每到夏天都枝繁叶茂。风吹得树叶沙沙响,工人们穿着雪白的工装在树下经过,脸上经常带着笑容。”魏敏记得,父亲常常讲起厂子里的故事,“父亲做采购工作,经常出差,没日没夜的,但他从来没说过辛苦。”

  在魏敏刚满20岁那年,他成为和父亲一样的“沈重人”,“我始终记得父亲的话,要勤快,不怕吃苦,为祖国多作贡献!”1985年,厂里从德国进口一台13米长的数控机床,为了赶一批订单,机器要在两个月内安装好,“正常情况下安装这样一台机器至少要半年。”魏敏那时候已经是厂里的团支部书记了,他迅速组织起一支青年工人突击队,加班加点,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安装好了机器。

  后来魏敏有了女儿,和父亲当年一样,没退休之前魏敏也经常带着女儿来厂里。2008年,魏敏女儿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也选择了进厂工作。“我和父亲都在厂里工作了40多年,我们对厂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想把这种情感永远传承下去。”魏敏说。

  “今天回厂,我把小孙女也带来了。”魏敏的小孙女兴奋地在厂区里奔跑,好奇地打量着厂里的一切,一如魏敏小时候跟着父亲第一次进厂的样子。

  时光自有不动声色的力量,让一代代辽宁工人用鲜活的人生,传承家国同心的情怀。

  开拓

  矢志担当

  徐成吉今年70岁,他戴了一顶红色的鸭舌帽,精神矍铄。

  参观企业文化展厅时,徐成吉指着展板上的一张大照片,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关于这张照片的故事,我清楚。”

  照片记录的是2010年北方重工为印度一项超大电站项目研制越野皮带机的场景。徐成吉正是这项工程的负责人。

  退休前,徐成吉在北方重工原成套公司(负责大型成套项目)工作,他1981年入厂,从复员老战士变成装备钳工,又从营销员做到工程师。“当时我还在营销本部工作,领导调任我负责这个项目,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那时候我们最长的皮带也就做过一两百米,而这个皮带机需要做到超过14公里长。”但徐成吉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是让工厂走向世界的好机会。

  一段段皮带,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陆续制作出来。然而,对工人来说,前方的安装工作才是最大的挑战,“皮带都是海运过去的,运了两个月,皮带都变形了。我们拿到皮带后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校正。”徐成吉说,最长的一次是校正一条30多米长的皮带,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我记得,当时印度天气非常炎热,工人们一干就是一天,但没人抱怨。”皮带机建好已经是4年后了,项目多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国外好多企业都来我们厂学习。”徐成吉笑着回忆。

  尽管退休已经将近十年了,但徐成吉总觉得自己还能干很多事。这次回厂,他也是闲不住,参观车间的时候还不时提出一些技术改进的建议。

  得知厂里最新一代自动掺和系统和大倾角皮带机正在为建设世界最高水坝所在的双江口水电站项目服务,徐成吉感慨颇深,他说:“看到厂子浴火重生,仍然在不断创造新的纪录,我感到很欣慰。只要精气神还在,就不会停止奋进的脚步。”

  因为在徐成吉看来,开拓的路永远都需要汗水和努力来铺就。

  智变

  见证未来

  在汽车转向系统分厂车间参观生产线,76岁的施大为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一个制作环节。车间里满是“高科技”的场景,让施大为惊奇又震撼。这个车间,那样熟悉而又陌生。

  1970年,施大为进厂工作,“当时厂里有一个电影机械厂,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厂子了,我那时候在那负责录音工作。”后来施大为去东北大学进修了几年,回厂后负责了几年机械工艺,最后去了产品研发部门。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寻找当时最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然后开展技术研发。”施大为说。施大为的目光最终投向了汽车,“上世纪80年代,全国年产汽车几十万辆。那时候,我们国家并没有掌握汽车转向机技术。我们觉得这方面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就开始进行研发。”他们买来成品转向机逐个零件研究,“零件生产出来了,但性能还是和人家不一样,我们就反复做实验,到全国各个地方使劲学习。当时只要看见和汽车转向机有关联的技术,我们都兴奋得不行,像着了魔一样。”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施大为和团队研发生产的汽车转向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08年退休前,施大为一直在汽车开关厂(今北方重工汽车转向系统分厂)负责技术工作。对于当年工作的辛苦,施大为历历在目,“我们以前都是靠人工干活儿,那时候一个车间至少得有五六百名工人,满车间都是人。焊接区,一排工人蹲在那,到处是火花四溅。”如今,挥舞的机械手、灵巧的机器人、电子操控喷涂的图纸都让施大为啧啧称奇。

  明者因时而变。如今的厂里,装满的正是他们曾经想要的未来。

  傍晚时分,厂区的银杏大道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这群早已是满头白发的人们徜徉在这里,沐浴着阳光,回忆着青春,感慨着今天。

  流光一瞬,华表百年。他们中的很多人,曾伴随共和国工业从废墟中爬起、站直,奔跑在世界前列。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熔铸成共和国工业的脊梁。

  工厂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想、是希望、是对祖国的热爱和贡献,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永远的故乡。

  如果生命有颜色,他们的一定是中国红。就像星河与焰火,互相包裹,必将永不失落。

  记者手记

  续写“大厂”

  赵  雪

  也许一切都变了,但是,如火如荼、快马加鞭的冲刺姿态从来就没有变过。

  今年,是我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而此时正是“临门一脚”和“冲刺撞线”的紧要关头,此时的“回家”似乎就有了更特别的意义。这是一次“曾经”对“现在”的加油,也是一次拼搏精神的“交接”,续写大厂辉煌是他们同样的理想。

  企业文化展厅里,老工程师徐成吉拉着北方重工党群工作部宣传科科长高尔歆不停地询问厂里现在正进行哪些新项目。在盾构机车间里,也不时能看到年轻的员工正向满头白发的老工人们细心地讲解厂里的新设备、新技术。

  这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微笑。老人们的微笑中透露出的是岁月的故事,是对如今这“焕然一新”的自豪与欣慰。而年轻人的微笑中则满是对前辈的敬仰,是对立志传承工匠精神的信心与坚定。

  在这片曾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上,无数辽宁工人曾胸怀无边的生命热忱与家国情怀,创造奇迹,收获温暖,用青春、胸襟、汗水、智慧一次次引燃中国工业前进的曙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他们的奋斗与拼搏,每一台机器都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当新一代的工人如朝阳般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亲眼看见了前辈们脸上洋溢的自豪与荣耀,他们深切感受到那份炽热滚烫、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也更懂得了要如何将辽宁大厂的传奇续写。

  “传承”在这一刻真正变得具象化。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如今,辽宁正坚定地行走在振兴攻坚的道路上,年轻的辽宁工人肩负起了传承老一辈身上那份无畏艰难险阻、勇于创新突破精神的重任。这一刻,他们真正接过了这精神的神圣接力棒,未来,他们也会带着这份家国同心、无畏艰辛、如根般的力量,在辽宁振兴的征程中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属于辽宁大厂的传奇曾绽放于过去,也必将延续至未来。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