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绘就中国第一幅全景画

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那幅动人心魄的《攻克锦州》有一段创作故事——

三年绘就中国第一幅全景画

  《攻克锦州》全景画中的一个战斗场面。

  《攻克锦州》全景画手稿(部分)。

  绘制全景画彩缩小稿时主创人员合影。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王铁牛、许荣初、宋惠民、李恩源、关琦铭、傅大力,后排为高泉。

  本报记者 谭 硕 文并摄

  提示

  站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攻克锦州》全景画前,记者激动不已。作品以融入生命体验的笔触将战斗瞬间定格下来,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斗——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在画前,记者感受到历史与艺术带来的震撼;在红色遗址前,记者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者采访了这幅全景画的创作者、参与者,挖掘这幅全景画创作背后的故事……

  重大题材,巨大体量,高难度的表现方式

  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内,有一座筒形密闭堡垒式建筑,其内部展示的是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

  进入全景画馆,沿着旋转楼梯拾阶而上,“硝烟弥漫的天空”便映入眼帘。站在观景台,一幅长122.24米、高16.1米的布面油画与道具搭建出的1000平方米地面塑型360°呈现在眼前。

  在灯光与炮火声的烘托下,全景画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锦州北部土城已被我军强大的炮火突破。画面上浓烟滚滚。2纵、3纵主攻部队已结束了配水池、大疙瘩等城北外围据点的战斗,在炮兵的支持和骑兵的配合下突破城区,经过省府大楼的战斗进入市区,战士们奋勇向前。城东、城南的8纵和7纵、9纵进入城区,城西北正在进行巷战……全景画面上,一个个历史情景以写实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带领观众走进历史。

  1986年,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41周年,全景画《攻克锦州》创作工程启动。受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的委托,鲁迅美术学院组建了《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组。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许荣初、宋惠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高泉担任组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杨克山、原沈阳军区的关琦铭和王铁牛、沈阳空军的孙浩、原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舞美队的田运忠和他的几位助手,以及锦州画家李恩源、傅大力等一同参与了此次创作。

  全景画是一项艰巨、复杂的艺术创作工程,这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不同于架上绘画和常见的壁画平面展示,而是将独幅平面的展示方式转换成连续无边缘的圆周展示方式。在构图、透视、内容的安排上都显示了高难度的制作技巧。重大的历史题材、巨大体量的画面,从组建团队、设计初稿、画布吊装和处理,到放稿和地面塑型,全景画《攻克锦州》的创作过程从1986年至1989年,前后持续了3年时间。

  作为大型综合性的公共艺术,全景画源于西方,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在国际上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及云辉向记者介绍,全景画将重大历史瞬间凝固在百米长、十多米高的画布上,需要在专门的全景画馆中展出,结合特定的灯光、音响和逼真的地面塑型、道具展现出城市和自然风景,也可以表现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而且全景画在表现历史战争题材上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造型艺术,将人们代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产生出强烈而逼真的视觉冲击力。

  “如此重要的任务,根本不容我们在创作中出任何纰漏。”许荣初生前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全景画创作是一项需要密切合作的工作,涉及景观处理、人物、地面塑型与画面衔接、整幅画面的调整等。及云辉参与了全景画《攻克锦州》的创作过程。当时他在读硕士研究生,在全景画的创作中,他的课题是研究烟火。

  “从画面上看,汽油卡车爆炸瞬间产生的是黑色的浓烟,木头燃烧后挥发的是白烟,不同材质燃烧产生的烟是不同的。创作中,类似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及云辉说,“一般而言,一幅全景画的创作周期需要2年至3年,而且只能以集体创作方式来完成。”

  六台纺织机“联手”织出两吨画布

  画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难题。站在全景画《攻克锦州》前,观众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历史与艺术交织在同一个时空之中,观众的立足点成为过去与现实的连接点——锦州城北部的一个战斗地点。

  在多人的回忆和相关史料中我们看到,创作组经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这幅全景画的地平线在画面的1/3处,使观众有登高远眺的感觉,符合透视学原理。画面表现内容是在1948年10月14日下午两三点钟,即锦州攻坚战总攻发起后4至5小时的情景。

  而这一决定并不容易。为了了解历史,弄清楚这场战役的规模、态势、发展、经过等总体轮廓,创作组耐心而又细致地研究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反复阅读当年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指挥部之间的来往电报、我方参战部队的战斗总结和参加锦州战役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等。

  全景画《攻克锦州》创作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创作之前,创作组在当年的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帽儿山考察地形,乘飞机在高空观察锦州地形地貌,还特地找到当年曾参加辽沈战役攻克锦州战斗的指战员,再结合锦州地区的军事地图和各方部队在锦州攻坚战中的作战态势图进行整体策划。虽没有身经战场,但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王铁牛回忆:“当时我们还特地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调取并翻拍了当年的战地纪录片。”这些资料为创作提供了支持。“为了更靠近历史,我和关琦铭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锦州的大街小巷。我们研究哪些是重要的地点,当时打仗的突破口在哪儿,具体在哪个街道上展开,就这样,一点点寻找历史的痕迹。因为你要把历史事件转化为艺术形象,这是必须要走的过程。”

  仔细看全景画,画面上一个个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为了还原指战员形象,创作组在解放军战士的协助下,模拟战斗动作,拍照记录,作为创作参考。如今,我们在全景画中看到的大量群像人物的细节动作,正源于此。

  巨大体量的画面极为震撼,但画在哪,也成为创作的难点。答案是在长125米、宽17米的亚麻画布上。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杜宏国当年参与了该画布的相关工作。“当时是在锦州织布厂合股,天津工业用呢厂织出。通过技术改造,用6台纺织机并到一起,织出一块8.5米筒状画布,从中间分开后成为一块巨幅画布。”他回忆说。由于经验不足,画布上有许多疵点,天津厂的工人师傅们又赶到锦州,现场修剪一周才交付使用。

  比起普通画布,这一特制画布纤维粗了2.5倍,强度和刚性更高,受力更大,因此也更重。重达2吨的画布,吊装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创作组的李恩源曾回忆,整个全景画吊装采用螺旋式起吊方式,一圈圈从1米、2米逐渐提到17米。吊起后,把布用内包毛毡条的铁夹固定在预制好的钢环上,铁夹下边悬挂120个垂锤……最终,用近3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吊装完成。

  《攻克锦州》开启中国全景画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在创作《攻克锦州》全景画过程中,从小稿到中稿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视点的位置上。在视点确定后,再从东、西、南、北4个方位研究主题内容的依附和含量,确定内容的主次关系。而中稿除将要表达的内容再现出来外,还要对表现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反复调整,包括构图的完整、结构的准确、形式的完美。对黑、白、灰颜色的配置,远、近、中的层次,天、地、物的主次安排,甚至包括画面色彩的冷暖变化。这个阶段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

  全景画的画面与地面立体塑型、仿真道具的巧妙结合是全景画得以实现身临其境的临场感的核心。宋惠民曾表示,地面塑型的设计与创作以及仿真道具的制作与布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景画艺术效果的成败。精彩、逼真、成功的地面塑型精彩点的确立不仅会引来观众,同时,经视觉的推移,画面的万物也都变得逼真与精彩起来。

  在《攻克锦州》的360°环形范围内,城垣外侧的炮阵地、被轰坍的土城、敌军的指挥地堡、坦克碾压过的充满履带车辙的土路、国民党军队丢弃的重炮及拖车、一段战壕、一处炸毁了的民居、收割完毕的高粱地、一处小木桥等10多处逼真的设计与画面过渡十分自然。它们形象上各不相同,又与画面内容紧密相关,尤其是收割完的高粱地,不仅增加了地域特色,还强化了季节特征。

  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董士阳见证了《攻克锦州》的绘制过程。他告诉记者:“记得那是1989年的夏天,全景画馆整个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没有空调和通风设备,创作组的老师们在气温高达30多度的环境中工作。很多时候,画家们需要站在升降车上画,甚至有时在晃晃悠悠的吊篮里画,非常艰苦。但老师们都非常和蔼可亲。当时,他们就住在纪念馆办公楼一楼。如今想想,当年的创作是如此不易,画画的颜料都是一车一车用大卡车运来的。”

  从全景画《攻克锦州》开始,中国的全景画开启了创作之路。鲁迅美术学院在全景画上不断发力,此后集体创作完成了多幅全景画作品。

  及云辉告诉记者,在全景画广阔、真实的空间里充溢着人的情感与精神,巨大的幅面成为展现艺术魅力的最佳舞台,大开大合、大疏大密、大起大落的艺术在此上演。从1986年至今,中国全景画走出一段相当成熟的成功之路。在中国画家的努力下,中国全景画在创作上已形成具有强烈民族特性和民族气魄的艺术特色。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