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臣君
一座拥有365条中小河流的小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的创作群体在本地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万多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6000余篇,出版个人作品专集200余部,这组惊人的数字书写着作者对本乡本土的情感,捧出了一座城市对文学、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这座小城就是庄河。
11月7日,庄河被授予全国“文学之乡”,成为全国第21个、东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地区。何以是庄河?庄河有什么?这些疑问在当天的授牌仪式和仪式后的“新时代语境与地方性表达”访谈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文学之乡”沃土结硕果
中国“文学之乡”是在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学公益项目,从2011年至今,已有20个地区获得“文学之乡”称号,其中,大连庄河市是第21家挂牌的中国“文学之乡”,在东北地区这是第一家。
庄河有丰富的文学资源,历史上文风昌盛,大家辈出。在庄河市的积极申请下,经辽宁省作家协会大力推荐,中华文学基金会实地考察和评估后,最终“花落”庄河。
在过去几年间,省作协“文学辽军”志愿服务和“创作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庄河开展得红红火火。庄河成立了十余个文学创作基地和3个文学服务驿站,为更多人留下了文学的种子。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表示,文学厚爱庄河,庄河尊重文学,庄河的文学发展是有底气的,庄河成为辽宁乃至东北首个中国“文学之乡”实至名归。
省作协主席周景雷认为,庄河成为辽宁首个中国“文学之乡”在全省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他希望庄河要做好辽宁基层文学工作的领航示范,将“文学之乡”工作做深做实,繁荣本地文学创作、培养人才梯队,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与文旅、文化、教育等工作相结合,扩大品牌影响力,希望庄河成为作家创作的取材地、写作基地和人才孵化地。
庄河的独特地方性表达
启动仪式后,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鲁迅文学奖得主孙惠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老藤与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贺绍俊一起,就新时代语境与地方性表达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家乡与文学的关系、时代性创作的多重考虑等论题,并进一步回答了庄河因何成为中国“文学之乡”。
“从庄河的文学作品里听到庄河的声音,看到庄河的颜色,闻到庄河的味道,这就是文学。”徐贵祥说,他第一次听说庄河,是因为孙惠芬和她的小说《歇马山庄》,并据此有了对庄河的文学印象。
对“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颇为关注的贺绍俊认为:“地方性表达仅仅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作家要从具体的事情入手,庄河的文化给我们一个启示,河流终究要流入大海,我们的地方文化是要面向世界的,有更宽广的视野,而回归家乡要拥有更深入的认识。如何来表达,非常考验作家的功力。”
孟繁华对贺绍俊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说:“庄河籍作家当然要书写自己的家乡,文学本质上就是作家对童年记忆的书写。”
老藤认为:“作家在经营好地方性表达的同时,重点应该在文学创作中的世界性表达上做文章,如王船山所强调的那种精神之气,人性的变化,精神的变化,这样的地方性表达才具有世界意义,否则就会越走越散。”
实际上,上述两位评论家的观点,孙惠芬用实际创作经验进行了印证——地方性文化和优秀作家是相互寻找、相互感生的关系。大连、庄河的河海文化以及开放性对她的文学创作造成了重要影响,她说:“离开家乡庄河30年,那时候一直觉得世界在远方,在故乡的外面。一晃30年过去,越来越发现故乡才是世界,因为自己所有的创作都来自故乡,都与这里的人们有关,是他们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来自生命大地的消息。”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