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区,建种质资源场,向深远海挺进——
这首“海洋牧歌”带来几多启示
一条条渔船在长海县海域穿梭作业,构成一幅美丽的海上田园画卷。长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渔民在大连獐子岛海域捕捞海参。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摄
在大连金石滩大李家街道的一处海洋牧场内,渔民正在向海中播撒鱼苗。 本报特约记者 朴 峰 摄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王荣琦 于雅坤
引子
广袤的大海,既是壮丽的风景,也是丰收的良田。
初冬时节,大地上的秋收刚刚落幕,大连的海洋牧场迎来了热闹的捕捞收获季。
11月7日,大连市长海县的獐子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獐子岛原产地野生海参冬捕节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长海号子,30多艘捕捞船如离弦之箭,直奔马牙滩海域。只见“海碰子”们如鱼得水,潜入海底,不一会儿,便拖着满满一兜海参浮出水面。船上,工作人员迅速分拣海参,详细记录采捕信息,这些海产品将很快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冬日里人们滋补的上佳之选。
海洋,是大连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近年来,大连市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践行“大食物观”、实施海洋强市战略的重要一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初步形成以长海县为先导的现代海洋牧场格局。截至目前,大连市已累计创建3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示范区海域总面积超过30万亩。
大连的海洋牧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耕海牧渔走在全国前列的秘籍何在?向深海挺进,大连又如何谋篇布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实地展开深度调查。
给海洋生物建造“房子”
11月12日,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的一处人工鱼礁生产基地内,工人们正挥汗如雨。1800多块已经精心打造完成的人工鱼礁,宛如一座座正方体形状的空心魔方,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厂区的一侧,每块都高达2米,六面布满错落有致的孔洞。
这些“魔方”般的鱼礁,将被运往长海县,去执行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作为新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连市小长山岛海域良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获批在20个点位投放4380个这样的人工鱼礁。
“耕地需要养地,耕海也需要养海,这些人工鱼礁投进海里,就像给海洋生物建造‘房子’。”示范区经理王昊走到跟前,用手拍打着鱼礁。“几个月后,鱼礁上会附着海藻,把鱼虾贝吸引过来,它们钻进孔洞安家、避敌、繁衍、生息,既能修复海洋环境、增殖资源,又能提高渔获量。”王昊补充说。
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生态养殖等措施,构建或者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者避敌所需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这就是建设“海洋牧场”。
“说白了,就是在选定的海域中大量投放鱼礁,建设海底藻场,人工制造出适合海洋生物生长生活的自然环境。然后投放各类苗种,让海螺、虾蟹、海参、鱼类等自然生长、自然繁殖,一方面可养护海洋环境,另一方面可满足企业采捕需求。”在位于庄河市兰店乡的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滨告诉记者,这跟牧民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样,渔民们“耕海牧海”收获的是水产品。
大连地处黄、渤海之滨,拥有3万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11公里海岸线,海水温度适宜、盐度适中、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含量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大连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寸海寸金,大连提前做好规划,最大限度释放海洋牧场空间势能。
2016年《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颁布,将大连所属海域规划为渤海、北部黄海、东部黄海和市区南部四大人工鱼礁区,推动大连渔业整体空间优化布局;2019年《大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最大限度保障渔业用海需求;2023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海洋牧场建设;2024年下发《大连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
增殖放流,作为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08年起便得到大连市的财政扶持。每年增殖放流季,数以亿计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许氏平鲉等主导品种的幼苗被投放进大海。在“十四五”期间,大连市计划增殖放流苗种幼体150亿尾,年均安排放流各类苗种30亿尾以上,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为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海洋牧场建设让大连市“蓝色粮仓”越来越丰盈。2023年,大连全市海水养殖产量217万吨,产量全国领先。其中海参年产量8万余吨,约占全国产量的28%;虾夷扇贝约占全国产量的90%、裙带菜约占全国产量的70%。作为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长海县2023年实现水产品产量68.56万吨,同比增长4.4%。
为蓝色粮仓提供优质货源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同样,在水产养殖的世界里,苗种也是蔚蓝海域的“生命之源”。
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所属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育种中心,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赵亮手持一枚巴掌大的扇贝,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是虾夷扇贝,不是‘夏夷贝’,它和夏威夷可没有丝毫关系!”
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独具慧眼,从异国他乡将虾夷扇贝引入国内。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摸索,他们终于完成了虾夷扇贝在我国的本土化养殖,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研究院选育的虾夷扇贝新品种“遥祝1号”正茁壮成长,连续4代的选育让它更出类拔萃。令人惊叹的是,这种扇贝的肉柱重量比普通扇贝高出48.7%,堪称海洋中的“黄金宝藏”。
长海县,这片被誉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虾夷扇贝底播增殖区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质条件,孕育出个体大、贝柱肉肥、颗粒饱满、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的虾夷扇贝,享誉海内外。在长海县小长山岛镇百聚鑫水产品养殖场,作为“遥祝1号”的中试基地,负责人于元福率先品尝到科技带来的甜头:“产量提高20%多,收益更是提高近30%!”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在风景秀丽的旅顺口区铁山街道柏岚子村,这里不仅海水清澈、藻类丛生,是裙带菜、海带、海参、鲍鱼、海胆等水产品繁殖生长的天然乐园,而且这里还是水产品种迭代升级的良种基地。虾夷马粪海胆新品种“丰宝1号”便是在这里诞生的。
从2010年开始,研究人员以大连旅顺养殖群体和大连凌水、山东荣成杂交后代养殖群体为基础,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通过连续4代选育,终于成功培育出更加优质的“丰宝1号”新品种。这种海胆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为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
种业基地如同“蓝色粮仓”的基石。“十三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先后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于水产原(良)种场创建及水产新品种认定奖励。目前,大连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和41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涵盖了刺参、皱纹盘鲍、虾夷扇贝、黄海胆等15个品种,为海洋牧场的繁荣发展提供着优质货源。
面对数千亩的广阔海域,如何科学管理、提高产量,是现代海洋牧场面临的又一大挑战。这也是现代海洋牧场与传统“靠天吃饭”养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所在。
在普兰店区平岛海域的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记者亲眼见证了科技带来的丰收奇迹。
航行半小时,跨越北纬39度灯塔坐标,站在海洋牧场5G平台上,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捕捞景象。只见“海碰子”们身手矫健,从海水中捞出一筐筐粗如手腕的海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平岛鑫玉龙海洋牧场联合社理事长魏东自豪地说:“今年虽前有高温后有暴雨风暴潮侵袭,但我们的海洋牧场未受影响,预计能实现3000万斤的产量,比去年增收600万斤!”
这份丰收的秘诀是什么?魏东将答案指向“数字管理手段的赋能”。他带领记者走进鑫玉龙智慧水产数据中心,只见巨大的蓝色屏幕上分多个模块,其中水下AI机器人监测的海底画面实时呈现在屏幕上。
“看,这就是我们的数字化管理!”魏东介绍。通过数字化和“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3万多亩的海洋牧场已经实现可视化管理和实时监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关键数据一应俱全,能够形成自主分析的智能化专家诊断。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提前预知养殖环境的风险,通过改变锚位、提前转移等方式降低灾害影响。
大连具备丰厚的创新资本,涉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海洋学科众多,拥有大量的海洋人才,这为海洋牧场的智能化、生态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目前,大连正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海洋牧场的新路径,包括构建海洋牧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环境实时监测与智能决策;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促进海洋牧场与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新模式。
一场渔业革命悄然兴起
海风轻拂,海鸟翱翔,大连金普新区大李家街道的海域上,10个巨大的圆形网箱宛如海洋中的白色巨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蔚蓝。这些周长60米、下沉深度达8米的网箱,是大连鸿瑞网箱养殖场引入的高科技海水鱼养殖装备。
“以前,我们在近海养殖,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养殖效率也低。现在,深海养殖网箱面积大,形成了野生的环境氛围,鱼的品质得到提升,生长周期也缩短了,见效更快。更重要的是,这些网箱抗台风、抗风浪,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鸿瑞网箱养殖场的总经理曲忠利感慨地说。去年3月,每个网箱都投放7万尾黑鱼苗,如今,这些鱼苗已茁壮成长,在网箱内欢快地游弋。
鸿瑞网箱养殖场的变革,是大连渔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中,一场以科学养殖、综合立体养殖和深远海养殖为核心的渔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长海县,作为大连渔业的重要基地,更是这场变革的先锋。
近年来,长海县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新方法,加快推进参、鲍、鱼、藻等品种的养殖规模化工程。通过减少普通品种的养殖规模,增加经济价值较高的三倍体牡蛎、金牡蛎以及紫菜等品种的养殖,长海县逐步形成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品种多样化、养殖健康生态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长海县的渔业变革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还在积极探索远海深海养殖模式。2021年2月,长海县小长山岛镇人民政府与大连泽宇深海智能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北黄海装备型海洋牧场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大连渔业从近海到深远海、从普通网箱向大型装备跃升、从传统人工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的重要一步。
在项目现场,巨大的养殖工船在海面上巍峨耸立,仿佛是一座座移动的“海上工厂”。船上配备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自动投喂饲料、远程监控养殖情况。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为渔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同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提出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任务。
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适养面积处于沿海城市前列。大连市建造深远海装备的海工建造能力强大,如中船相关设计中心和大船重工等已有设计和建造经验,大连还拥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渔业网具公司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等雄厚的海工科研试验能力。
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大连正加快推进向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今年7月,大连市领导带领专题调研组前往珠海、烟台、青岛和福州等地,就当地推进深远海养殖设备建造和海洋牧场建设的现行做法进行考察学习并形成调研报告。8月,大连市成立深远海养殖产业专班,下设规划编制、产业推进、招商引资、督导检查4个工作组,实行周总结、月调度,全力促转型、落项目。
在专班办公室,记者看到工作提示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近期的工作重点,成员们忙碌有序地推进着各项工作。目前,大连市正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深远海养殖工作,紧密结合实际,系统规划深远海养殖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加快推动水产养殖由近海向深远海转型。
面对未来,大连渔业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根据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国家级种质资源场3个,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新品种16个。
这些目标的提出,不仅是对大连渔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更是对渔业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鞭策与激励。未来,随着大连海洋牧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这片蔚蓝的海域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观与思
逐浪蓝海还需强“舟楫”
王荣琦
大连,这座因海而生、拥海发展的城市,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渔业经济基础,成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先锋。然而,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瓶颈问题也逐渐显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科技投入的不充足、管理模式的不先进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牧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唯有从强基础、重科技、提管理、谋长远出发,方能冲破瓶颈,实现海洋经济的再突破、再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大连海洋牧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渔港和渔船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海洋牧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因此,加大对渔港升级改造的投入,及提高渔船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效率等,迫在眉睫。
科技是推动海洋牧场发展的核心动力。海洋牧场建设需要依托科技支撑,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海洋牧场向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转型升级。
管理模式的转变也是海洋牧场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海洋牧场的发展需求。因此,需建立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对海洋牧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同时,还需要统一建设标准,明确海洋牧场与传统养殖的界限,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海洋牧场建设还需要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养殖结构和品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海洋牧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