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父亲》演活了辽宁工人的精气神

二十五年演了五百六十七场,多次获大奖——

话剧《父亲》演活了辽宁工人的精气神

  1999年,辽艺创排话剧《父亲》,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在25年间,演出567场,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图中一幕为再创业的杨家子女与父母告别场景。

  老杨家一家人的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呈现给观众,图中一幕为杨家二儿子向母亲要钱。

  第二版《父亲》的舞美设计采用大型转台,分设工人村外景、杨家内景和院子。图为杨家的院子。本报记者 谭 硕 摄

  本报记者  谭 硕

  提示

  一九九九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了话剧《父亲》。这部聚焦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二十五年间,该剧上演了五百六十七场,一直到现在,还在以短视频、毕业考等形式排演。本报记者对话当年的主创人员,了解《父亲》的台前幕后故事,探究以辽艺为代表的辽宁话剧创作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实践。

  编剧李宝群:“我带着强烈的感情写,边写边流泪”

  话剧《父亲》是辽艺编排的反映辽宁工人精气神的经典力作,以舞台艺术再现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并由此带来的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问题。

  1999年,话剧《父亲》第一版创排并上演,2004年,该剧重排,2018年,该剧第三次复排。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告诉记者:“从1999年至今的25年间,我们演出了567场,还到北京、上海、洛阳、郑州、南通等地演出,场场爆满。我们收获了专家和观众的无数赞誉。”

  走进辽艺的档案室,一个个奖杯、奖状讲述着这部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分量:第一版话剧《父亲》曾获第九届文华大奖,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金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纪念奖,辽宁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2003年至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第二版话剧《父亲》获“2003年至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全国专业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8年复排版获华语戏剧盛典“致敬新中国话剧70年”十大代表作……

  辽宁被称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第一炉钢水、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上千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诞生在这里,工人为此奉献着青春与力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工人转变思想,负重前行,选择走新的人生之路。话剧《父亲》演绎的是在这一背景下“老杨家”发生的故事,主要人物有退休的杨师傅和老伴儿,下岗的儿女,“下海”经商的女婿,陪伴在身边的小孙女。“杨家”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从小在工人堆里长大,一直酝酿写一部反映工人生活的话剧。上世纪90年代时,我觉得我不得不写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剧本。”话剧《父亲》编剧李宝群说。

  生于1963年的李宝群此前曾参与创作话剧《鸣岐书记》等多部舞台作品。阅历与经验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只有生活才能给人带来感动,他本着情感写作原则,坚守最初的创作冲动,在沈阳、大连等城市广泛接触工人,寻找笔下的典型人物。“我经常看到一群老人围在一起听收音机,渴望了解更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信息,这一情节融入话剧中。”李宝群回忆,“初稿写的时间不长。当时我是带着强烈的感情写的,经常边写边落泪。有时写不下去了或者感觉不对了,我就跑到工人中去,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找到感觉后再回来继续写。我能做的就是忠于生活,忠于感情,让戏从内心深处流出来。我相信,只有我感动了,才有可能感动演员、导演,才能感动观众。”

  1998年,这一带着时代温度的剧本诞生后,得到辽艺老艺术家李默然、院长宋国锋、导演丁尼和舞美王纪厚等人的支持。

  主演宋国锋:“公园里老工人的原话和扮相被用在《父亲》里”

  11月23日,记者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简称“辽艺”)见到了正在排演话剧的宋国锋。他是话剧《父亲》的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导演,三次获得“梅花奖”,创作了包括辽艺“抗战三部曲”《祖传秘方》《开炉》《天算》在内的多部话剧。

  辽艺三楼,话剧《父亲》海报挂在墙上,海报上,时年48岁的宋国锋扮演60多岁的老杨头。排练间隙,记者和宋国锋聊了起来。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走进辽艺,在一个个角色的演绎中,不断加深我对戏剧的认知,1999年,我遇见了话剧《父亲》。”他讲道,最初,他并不接受这个角色。当时,他有工作重心上的考虑,也有角色年龄上的担心。不过,大家聚在一起经过几番讨论后,宋国锋决定扮演话剧的主角杨师傅。

  为了演活这一人物,宋国锋开始减肥,一个月瘦下来38斤。每天早上,他都要到沈阳百鸟公园与遛弯的老人聊天,观察他们走路的姿态、说话的神情。“我和他们讲《父亲》,说我扮演的是一个劳模、退休工人。他们一下子就围上来了,有人告诉我,‘老张他们家就是这样的,让他过来,让他给你说说……’”回忆起这一幕,宋国锋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张张可亲的面孔。他感慨道:“每天在跟他们唠嗑的过程当中,我靠近了他们,看到了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工人的精气神,以及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坚韧。”

  “‘难就不活了?日子就不过了?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句来自公园里老工人的原话被我用在了《父亲》里。不仅是台词,连扮相都不差。”宋国锋说。

  李宝群清晰地记得宋国锋第一次进排练场的样子:“他穿着老工人的服装、平底鞋,还特地剪了平头,我几乎认不出来他了。他甚至改变了走路的姿态。”这些细节,成就了舞台上的一个真实、质朴的杨师傅。

  如今,时过25年,《父亲》仍在以不同的形式上演。除了舞台作品外,还有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艺术团体排练的话剧、视频,艺术院校毕业考等。

  这部剧火到什么程度?李宝群介绍,当年,山西、黑龙江、四川、安徽等剧院团都排演了《父亲》,攀枝花京剧团还将该剧改编成了京剧,另外各大艺术院校也在不断地排演这部剧,李宝群收藏了很多艺术院校排演的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锋因为扮演“杨师傅”出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的同名电影中,宋国锋依旧是主演。2003年,该部电影参加开罗国际电影节,被国外同行誉为“一枚来自东方的催泪弹”。该片的导演梁山和主演宋国锋分别获得了导演奖和优秀男主角奖。

  李宝群认为,一批批年轻人用他们的热情投入并呈现《父亲》,正是因为剧中的人物个个鲜活,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我们都是用心、用情感去体验那个时代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人的精神,就是东北工人的精气神儿演活了,把人对于命运的生命态度演活了。这是一种力量,能够穿越时代,感动今天观众的力量。”

  在佟春光看来,在戏剧前行的步伐中,现实主义一直在流动,从未停息,现实主义创作是众多舞台作品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基石,也是让《父亲》“出圈”的重要原因。这些来自生活的故事展示着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导演曹其敬:“‘父亲’概括了‘共和国长子’的形象”

  话剧《父亲》有两个版本。1999年,第一版话剧《父亲》上演,导演是丁尼。5年后,话剧《父亲》重排,导演为曹其敬,在剧本结构、舞美设计、全剧时间、场次、场景等都做了调整。最大的改动是由原版的五场改为四幕,整个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季,除杨家外,还增加了工人村的外景地。

  李宝群介绍,丁尼把对舞台的爱、对导演艺术的参悟留给了《父亲》,这部剧可以看作是丁尼的“收山之作”。剧中有一幕:杨师傅劝说大儿子杨大强不成,气得浑身发抖。老伴儿急忙让他吃药,结果药片撒了一地,老伴儿赶忙伏身拣药片。这段戏深深地感动着观众。“我写剧本时完全没有想到这段戏在那个情节下会如此感人。在不知不觉中,这部戏被丁尼老师排出了人性之美,不知不觉中,这段戏将人物树立起来,建立起了全剧的风格基调。”李宝群说。

  第二版《父亲》更注意全剧的内在象征性和诗意化、内心化。结构上,第二版将杨师傅和杨大强的戏作为主线贯穿全剧,删除了原版中的小女儿和男友的戏,增加了一组工人村的老工人形象,作为杨师傅的内心情感变化的补充。

  导演曹其敬曾表示,戏里“父亲”所要解决的虽然是家庭出现的难题,但实际上是那个时代工人生存的危机以及精神传承。“父亲”像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他除了给予子女们生活上的滋养,更重要的是给予子女们精神上的呵护。“父亲”概括了“共和国长子”的形象——顾全大局、为国分忧,那种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骨气,令人肃然起敬。

  值得一提的是,两场的舞美设计都是由王纪厚设计的。

  第一版,舞台上两个抽象的透着万家灯火的浮雕房子和工业管道给观众以真实,获得好评。“灯光一亮,我就想到了我当年生活的环境。”一名观众这样评价。

  第二版,全剧演出采用大型转台,分设3个写实空间——工人村外景、杨家内景、杨家院子。王纪厚认为,通过舞台布景的转换把工人内心流动着的精气神表现出来。这版舞美设计获得了文华大奖。

  舞美设计初衷就是要通过舞台把工人村的独特气势展现出来。“工人村的生活不能局限在一个家庭,而是一个群居的集体。”王纪厚说,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毕业,他一直生活在工人村,把生活经历浓缩成舞台设计,增加了话剧的生活气息。

  王纪厚说,他的脑海里,始终印着街头的一幕:“那阵子,一到傍晚的时候,老工人聚到街头,坐着聊天。‘我徒弟比你徒弟强’‘技术大赛你徒弟上不上’‘我超产,我多神,你做到了吗……”在王纪厚的思绪中,这些对话呈现出的是工人之间的关系、情感以及生活内容,也只有这里才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辽艺提供)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