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策划报道《辽望经典》走进大学校园——
与学子共品文艺经典中的醇厚“辽”味
青年学子在争相传阅本报策划报道《辽望经典》。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吴丹刘芋彤摄
辽宁歌剧院男中音傅伟林在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专场演绎歌剧《苍原》经典唱段。
渤海大学两位同学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馆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在辽宁中医药大学专场唱起《红星歌》。
在沈阳农业大学专场,《音乐生活》执行主编崔健分享了他对辽宁文艺经典的思考。
本报记者 吴 丹 刘臣君 谭 硕 刘海搏 刘芋彤 陈琳琳
核心提示
邀约主创主演和文艺评论家,带上报纸报道和采访心得,从12月23日至12月25日,辽宁日报《辽望经典》策划报道组相继走进渤海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连开4场讲座,以“从《辽望经典》中读懂一个了不起的‘辽’”为主题,为近千名学子送去别开生面的艺术通识课,打造沉浸式思政大讲堂。报道中那些出自辽宁的经典剧目、歌曲等在记者的讲述和艺术家的演绎下“动”了起来。《辽望经典》策划报道进校园活动以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式,刷新了青年学子对辽宁文艺精品以及辽宁的认知,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使他们对经典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讲座现场花样翻新
主演登台演绎醇厚“辽味”
“站起来啊部落的亲人,站起来啊苍狼的子孙!”雄浑有力的歌声,响彻306学术报告厅。这是12月25日上午,“从《辽望经典》中读懂一个了不起的‘辽’——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专场讲座”的一幕。站在台上演唱的,是歌剧《苍原》复排演出时男一号渥巴锡的扮演者、辽宁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傅伟林。
9月至12月,本报推出为新中国华诞献礼的重磅策划——《辽望经典》,以16个整版的篇幅,回顾75年来辽宁文艺史上的经典作品,讲述其背后的创作故事,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被称为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之作的歌剧《苍原》就是其中戏剧类的代表。本报记者吴丹以采访者的身份,为在座的200名大学生深情讲述了辽宁歌剧院创排《苍原》时的艰辛往事,揭秘鲜为人知的创作细节。
文艺经典中的醇厚“辽味”从何而来?报道组成员从《苍原》展开,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凝重沉雄如史,磅礴豪迈如诗”的辽宁歌剧韵味。《苍原》创作团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熊熊燃烧,形成了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苍原》精神”,展现了磅礴大气的“辽味”。讲座现场,学生们在记者的带领下朗读《苍原》台本段落,一同体会歌剧魅力。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刘兴通说:“当我读到这些台词,如同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仿佛真切地看到一缕曙光照射出来,这段东归壮举在历史上凝固了。屏幕上的每个字、每句话都充满了力量。”
“任何经典的铸就都是有迹可循的。剧中角色的第一次出场很重要,要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心。我的恩师、老院长车英告诉我,演歌剧就像做手术,一刀下去了即使出错也无法重来,所以必须精准把握好每处细节。”傅伟林向师生们分享自己饰演渥巴锡的经历。
“每一部文艺经典都有精到之处,都包含着创作者和演员的血与泪,所以特别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去品味这些经典。”傅伟林的讲述深入浅出,高亢的歌声一次次回荡在报告厅,传递出刚毅、豪迈的力量。掌声也一次次响起,学生们听得入神,深刻感受到了“《苍原》精神”和家国情怀。
面对渤海大学近百名学生,本报记者刘臣君介绍,辽宁文艺史上的经典作品经过广泛传播,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和众多奖项,更成为辽宁文艺的宝贵遗产。“我认为,成就经典有三大要素:艺术水准、社会影响和时代精神。”他着重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例,阐释了这部经典诞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氛围以及辽宁独有的文艺优势。渤海大学音乐学院程浩然、刘昀轩两位同学深情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成为分享会上的一大亮点。
掀起重温经典热潮
刷新学子对辽宁的认知
为了“让有意义的报道更有意思”,带给学子们“重回艺术发生现场”的沉浸式体验,《辽望经典》策划报道组启动这次进校园系列活动,并进行精心策划,力求每场讲座都有干货、有亮点、有创新。于是,一场场讲座就成了花样翻新的艺术通识课、思政教育课。
连日来,随着《辽望经典》报道组相继走进沈阳、锦州等地高校,掀起了重温辽宁文艺经典的热潮。“我们希望通过多元的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辽宁日报《辽望经典》策划报道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带学生们走进辽宁精彩纷呈的文艺世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艺术的打开方式,了解到了一个更加了不起的‘辽’!希望辽宁日报多出精品,多带些这样的活动走进学生中间。”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马吉升这样说。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报记者刘海搏从“听得懂、有生活、积累多”三方面,介绍自己在此次系列报道中的感受体会。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馆少儿合唱团的10名小学生作为“惊喜嘉宾”出现,当现场响起天籁般的童音,《红星歌》《我和我的祖国》的经典旋律久久回荡,台下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也跟着哼唱起来。
“讲座中提到的很多作品我都听过,但确实不知道出自辽宁,我觉得很意外,更深深爱上了第二故乡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大三学生李重滨来自江西,两年多的求学生活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记者的分享让他加强了作为“新辽宁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他说要把这组报道推荐给老家的亲友,让更多人了解辽宁。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沈阳农业大学讲座现场,播放了本报报道组精心制作的视频《这些经典来自辽宁》。“3个多月的采访里,我们对话当年的主演、主创、历史的见证者,走进全景画馆,探访历史遗址,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时代,看见了一个个起伏且坚韧的人生,更被艺术家们为人民创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所感动。”本报记者谭硕分享说。作为特邀嘉宾,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期刊编辑部主任、《音乐生活》杂志执行主编崔健从历史视角跟学生们分享了他对辽宁文艺经典的思考。他认为,《辽望经典》让他们从新的视角再一次走进了辽宁文艺。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都与鲁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许多辽宁文艺的经典作品和其创作者都带着鲁艺的基因。深受鲁艺影响的艺术家们一直在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与时代创作,这是成就经典的重要原因。”
进校园活动惊喜一波接着一波,在辽艺新剧《假道》紧张的排演间隙,话剧《父亲》主创团队代表特地通过视频的方式为现场学生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感受。国家一级导演、一级演员宋国锋表示,话剧《父亲》虽然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但其中所展现出的奋斗精神是永恒的,值得我们学习。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齐昕欣说:“演员就是把一个个角色塑造好,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6部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代表了辽宁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座座高峰,如何让高峰在新时代连绵成更辽阔的高原也值得深思。继第一阶段走进非艺术学院活动后,《辽望经典》策划报道将继续深入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开展座谈交流,开辟更广阔的艺术新境。
责编:卞地诗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